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追殲殘敵4,鹿部落崛起,叼著貓的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小魚於是命人趕快抓捕俘虜,打掃戰場。經此一戰,熊二帶領的增援“蒼狼部落”的5000名“巨熊部落”戰士全軍覆沒。
陸小魚俘獲了近1500名“巨熊部落”士兵,而且大部分人都有箭傷。
1500多人和那十頭巨熊死於“石彈”和“箭雨”之下。
當天中午,陸小魚根據俘虜的指認,把熊二和幾個大頭領從戰俘中抓了出來,熊二此時已經嚇的手腳發軟,面對陸小魚的審問,哪裡還敢隱瞞。
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竹筒倒豆子般把“巨熊部落”的情況徹底的說了出來。
看得旁邊的幾個“巨熊部落”大頭領目瞪口呆。
一個個心中罵娘,你小子太不爭氣了,怎麼什麼都說了,你是最大的頭,你知道的最多,你都說了我們還有啥可說的啊!
根據熊二點交代,陸小魚大致弄清楚了敵人的情況。
原來他們追擊的敵人是“巨熊部落”救援“蒼狼部落”的援軍,他們在救援失敗後和“雷部落”的援軍一起逃出來“蒼狼部落”。
昨天他們在這裡宿營前,“雷部落”大長老就從這裡帶領這不足300名殘兵敗將返回“雷部落”了。
目前整個“巨熊部落”大約有7萬人口,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部落。
整個部落以狩獵為生,他們部落中有一支猛獸大軍,馴養了160頭大大小小的巨熊,他這一次帶出來了100頭巨熊,幾乎是部落中猛獸的全部戰力。
部落中剩下的60巨熊中有20多頭還未成年,10多頭已經非常老邁。
由於“巨熊部落”信仰“巨熊神”,因此部落中的族人對熊對非常尊敬,他們不會去捕獵熊,也不敢吃熊肉,哪怕那些老邁的巨熊他們也是任其自然死亡,死亡後他們會將這些巨熊埋葬。
將巨熊直接掩埋而不是吃肉,這種習慣陸小魚是聞所未聞,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據他所知,野狼是會分食同類的,難道其他猛獸沒有這樣的習慣嗎?
於是開始詢問熊二,那些巨熊老死之後其他的熊就不吃它們的屍體嗎?對這個問題,熊二表示,巨熊是神靈所化,它們不吃死去的動物,更不吃他們死去的同類。
出於對神靈的敬畏,他們“巨熊部落”更不敢吃那些死去的巨熊了。
對這種怪事,陸小魚也是百思不解。
如果陸子龍在這裡的話一定會為他解惑。告訴他巨熊並不是不吃死亡的食物,而是不吃腐爛的食物。
因為熊類的腸胃環境是不適合吃腐敗食物的,因此在食物充分的時候,熊類一般對死亡的動物不感興趣。
這就造成了人們認為熊不吃死亡食物的假象。如果是剛剛死的動物,肉質還沒有完全腐爛的時候,其實熊類還是會感興趣的,它們也是會吃掉的。
至於巨熊為什麼不吃死去的同類,其實不光是巨熊,無論是體型較大的老虎、花豹、獅子,還是體型更小的貓科動物,都沒有吃同類的習慣。
它們互相殘殺的原因也並非是為了捕食,而是競爭。
熊科和貓科動物有極強的領地意識,尤其是獨行性很強的巨獸,它們對領地劃分非常明確,如果有同類入侵就會遭到它們的猛烈攻擊、驅逐,或者直接擊殺。
當然,熊科和貓科動物的生存競爭也包括食物資源,它們是不會和同類分享獵物的。
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熊科或貓科動物咬死同類後,會拖行一段距離,或者把屍體放在顯眼的位置,就是為了向其他入侵者示威、警告。
就比如當老虎和花豹處於同一片生境下時,花豹會自動避讓老虎的中心領地,在外緣活動。
而且,花豹的食物和老虎也不同,它更傾向於捕殺小型獵物,有意識地錯開老虎的食譜。可能這就是血脈壓制吧。
除此之外,熊類和貓科動物不吃同類的另一大原因,也是為了避免朊病毒的傳播。
這就跟人不吃人肉是一個道理,因為吃同類是朊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何為朊病毒呢?這個病毒恐怕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也是大自然控制世界秩序的終極武器。
每當哺乳動物食用了同類的肉,有可能將自身體內製造朊病毒的遺傳編碼啟用。
當然,並不是說吃其他動物的肉就不會感染朊病毒,而是同類之間的傳染性最高,一旦感染,致死率100%。
所以哺乳動物在進化中,就形成了不吃同類的習慣,那些殘食同類的個體也基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