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大江城建設(中),鹿部落崛起,叼著貓的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42章

大江城建設(中)

“鹿部落”在能煉製鋼鐵後,就很少使用青銅器了,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相比鋼鐵,青銅器的強度要差。

第二個原因是和鐵相比,銅礦的含量要少很多、開採難度大、分佈也非常不均勻,因此陸子龍在“鹿部落”在能煉製鋼鐵後,就極力倡導用鋼鐵製作生產、生活所需的用品。

不過青銅產品也有自己的特性,比如青銅延展效能好,還難耐腐蝕,不容易生鏽,因此部落中的青銅主要用來製造車軸等耐腐蝕的零件。

養殖區主要是

“農業部”下屬的“

養殖司”和“馴化司”的地盤,在這裡集中圈養和馴化雞、鴨子等家禽。兔子、羊、豬、牛、馬、鹿等家畜以及蜜蜂的養殖。和部落猛獸的馴化。

教學區也是整個部落比較大的一個區,陸子龍規定目前12歲以下,不能獨立勞動的孩子都要參加學習,而整個“鹿部落”中目前兒童的整體數量超過了5萬人。

尤其是在陸子龍鼓勵生育的政策下,這兩年”鹿部落“新生兒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因此為了保證部落的孩子都能得到教育,因此陸子龍規劃的教學區設計了能夠滿足5萬孩子上學的1000多間聯排的大教室。

為了防止“鹿部落”城出現的城中排汙、排水設施設不完善,這兩年一遇到暴雨,城中汙水橫流的現象。

同時他也想到了穿越前被城市居民非常病垢的拉鍊工程,於是陸子龍在對”大江城“的規劃中,他也學了一把德國人在青島的建設,設計了有大量冗餘的排汙排水設施。

陸子龍上學的時候曾經聽說過一個小故事,故事說的是:

“青島不怕淹,全靠德國人修的下水道,還說,青島原德國租借區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零件需要更換,但當年的公司早已不復存在,於是有關部門把相關情況發到網路中求助。

一家德國企業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

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這個段子曾在微博、論壇等廣泛傳播,不少網友大呼德國企業的嚴謹和認真,然而這個段子卻是國人崇洋媚外而虛構的,只是網友“美好的想象”。

不過話說回來,青島城市建設中地下管網設計的比較合理,冗餘多的優點倒是值得學習。

因此他在設計“大江城”時候,地下排汙管和下水道他設計的就比較大,冗餘比較多。陶管設計的直徑比”鹿部落“常用的20厘米增加了2倍,達到了60厘米。

建造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大規模敵人的進攻,因此在“大江城“城牆的建設上,陸子龍設計的防禦能力可謂是空前絕後。

前城牆寬5公里。高15米,寬14米,共有4座城門和4座甕城。前城牆寬3公里高15米,寬10米全部採用包磚的方式建造,也就是城牆內外包磚中間用土夯築牆體的方式。

在夯土時陸子龍要求將每層夯土的厚度控制在12-15厘米,使夯土層更加堅固密實。不僅如此,夯土牆在包磚時也有特殊設計以保持城牆的穩固。

在城牆基礎處,先用巨大條石壘起半人高的擋土石牆,再在條石上砌築城磚作為擋土磚牆,這部分磚牆的厚度從下到上逐層收縮。

除此外,擋土磚牆內側每隔6米還砌有一座與城牆高度一樣的厚實城垛,來增強夯土的穩固性。使得用這種技術建造起來的城牆會又高又堅固。

由於修築城城牆需要的泥土數量巨大,因此陸子龍規劃的城牆外的護城河寬20米,深5米。

這無形中增高了5米的城牆高度,使城牆高度達到了恐怖的20米。

不要說以目前原始部落的攻擊手段,就是放在封建社會,和中國曆代的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的都城比,都毫不遜色,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由於“大江城”人口眾多,只設立一個城門則部落族人進出都非常的不方便,城門也會非常擁擠。

為了城池的安全以及部落族人的出入便利,陸子龍在前城設定了4個城門,在後城設定了2個城門,每個城門上都修建城樓。

為了保護城門,同時關門打狗,重創入侵的外敵,陸子龍在每個城門都建築甕城。

為了增加城牆的有效防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十五境天人,一刀斬人間

跑路的黃瓜

開局被迫娶妻,卻造謠我是邪神?

七月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