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準備去邊關
周小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準備去邊關,土著農女和穿越爹的建國奮鬥史,周小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研墨給陳寶珠回信一封,花氏打算把事情敲定儘快下來。 阿慶也給陳寶珠回了一封信,天馬行空胡扯一大堆,信紙寫了七八張。 今年秋梨膏做了不少,阿慶還弄了一小罐子給陳寶珠,跟著信一起送出去。 村裡和周邊的梨子都被趙家搜刮乾淨了,對外就說是用來的釀酒的。 趙家出了點手工費收梨子,外人都知道趙家釀酒,也沒人探究一二。 當然,也有不懷好意的來打探搗亂,不過有牛師父的牛哄哄鏢局在,趙家又請了不少看家護院的壯士,倒是沒出過什麼么蛾子。 還是賣給去年趙益牽線的那個商人,對方專門售給東都的顯貴。 因著秋梨膏的獨特功效,東西根本就不愁賣。 所以今年的秋梨膏價格比去年貴了兩倍,趙家淨賺八千多兩銀子。 年底,貨交出去,家裡和阿慶手裡又進了一筆賬。 臘八之後,花懷民夫妻倆才從府城回來。 孫氏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整個人煥發著別樣生機,連面板都白了很多,看起來年輕了不少。 說話也沒有那麼尖銳了。 孫氏身體調養得不錯,以後不用再去府城了。 從那邊帶了不少藥回來繼續喝,大夫說再調養個一年半載,就可以正常生養了。 夫妻倆給趙家人買了好些禮物回來,對花氏一番感激,才拎著花澤澤歸家去。 年關,邊城送了信過來。 趙益在信中表示開春之後會派人過來接他們去邊關,讓他們先準備準備。 花氏看著信件,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 這麼長時間,終於過去,終於要見到相公了。 “爹要接我們去邊關?”趙朔忍不住尖叫起來。 花氏捂著嘴點頭。 一家人高興不已,花氏更是激動得抱著幾個孩子痛哭一場。 花氏好不容易平復之後,趙勉才開口:“大嫂,那咱家鋪子作坊這些怎麼辦?” 還有新建的大宅子,這才住了半年多就要空置下來,他捨不得啊。 鋪子作坊? 確實是個大問題。 回過神來,花氏也不得不考慮這些東西該如何處置。 鋪子和作坊是一家人的心血,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舉家搬遷到條件惡劣的邊關,到時候又要全部重新來過。 鋪子盤出去了可惜,不盤出去,他們人在邊關又顧及不到。 真是兩難。 田氏咳了咳,“我年紀大了,去不了太遠的地方,等我百年之後,還要跟老頭子葬在一起。這樣,老大媳婦,你們大房先去。 小五年紀還小,也不適合長途跋涉,再加上翩翩時不時就要回一趟孃家,老三一家也不要去了,就留在家裡看鋪子田產和作坊。” “娘,您不跟我們一起去嗎?”花氏詫異問出聲。 相公那邊都安排好了,在信中一再叮囑他們早點準備好,他派人過來接他們。 況且,自古以來都是長房供養父母,娘不跟著他們過去,會不會不太好。 “去那裡我住不慣,而且邊關冬天多冷啊,娘受不了。你們去就行了,我和老三一家幫你們守好大後方,鋪子和作坊掙錢了就給你們送去。” 反正她是不會去邊關的。 這麼大宅子她還沒有住夠呢,而且在村子裡還能經常串門,老大當官了大家都捧著她,她過得別提自在又舒服了。 到邊關人生地不熟,串個門都不行,有啥意思。 她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人了,後半輩子就想活個痛快。 “娘,那我們先過去,等那邊安置好了再做打算。” “對了,我大孫子的學業怎麼辦?” 邊關條件不如家裡,相應的先生能力肯定也不如這邊的,大孫子在書院待習慣了,到那邊不適應,沒有合適的書院讀書怎麼辦? “這個不擔心,相公在信中說了,已經給阿湛和幾個孩子物色了兩個有名的先生,等過去就能繼續讀書。” “那就好,老大做事情靠譜,對幾個孩子也挺上心的。” 田氏想了想又說道,“這樣,讓你們大姐一家也跟著過去怎麼樣?” 她守了一輩子寡,知道寡婦的日子不好過。 阿芳年紀還輕,就這麼守一輩子太可惜了。 而且兄弟們都各自成家,以後總有顧不到她的地方。 聽說邊關討不到婆娘的人很多,阿芳相貌也不差,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再生個兒子,她和幾個女兒後半輩子才算有了依靠。 “大姐?她會願意嗎?” 娘都不願意跟著去,大姐會願意嗎? “問問就知道了。” 為了她的下半輩子考慮,不願意她也要想法子讓她願意。 花氏笑了笑,“娘做主就行。” 田氏滿意地點了點頭,“等過完年,就好準備起來了。” 過完年就要去邊關見爹了,阿慶也很高興,嘴角都咧到了腮幫子。 李少珩看上去心情卻不怎麼樣。 阿慶:“小河哥哥,你不想跟我們去邊關嗎?” 李少珩搖了搖頭。 他比劃著告訴阿慶,等在這裡過完年,他就要回家了。 阿慶震驚,“你找到家人了?” 不對啊,她也沒見有人過來找他呀。 李少珩伸手摸了摸阿慶毛茸茸的大腦袋,若不是他們要去邊關,他還想在這裡多待兩年。 趙家的氛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