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愛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人心所向,封王之始,劉備謀主,算盡天下,風吹愛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飛逝,一眨眼就到了封王大典的日子,此時距劉備等人回來已經半月有餘。
當初在知道天門離開後張良一點都不敢耽擱,回雒縣和劉焉簡單的道別之後就匆匆上路了。
在他們去益州的這段時間裡,整個司州已經盡數為關羽和張飛所得。
不過兩人聽從了張良的命令,沒有乘勝追擊拿下幷州而是將軍隊分散到各縣,配合著薊縣派來的官員進行施政。
這裡面還有一批因為表現良好,成績優異而被允許觀政的明德學子,徐庶赫然在列。
觀政一說首創於戲志才,他發現招募的一些讀書人言過其實,誇誇其談,處理政務的能力實在太差。
於是將這些人集中到一起去涿縣乃至附近的各個村參觀學習,讓他們從最基層的小吏,也就是嗇夫做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些看似不入流的基層小吏,實則非常重要。
他們才是整日與百姓打交道的人,也是最知道一項政策是否合理,是否擾民害民的人。
一般在縣城之下設著嗇夫(有秩)、三老、遊徼等職位分別掌管不同的事務。
鄉嗇夫看起來雖小,卻十分重要。可掌一鄉之訴訟、賦稅,集行政、司法、財權於一身。
與其他州不同的是,幽州的嗇夫已經被納入行政體系,不但人數激增,還開始正式給他們發俸祿。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些嗇夫的作用就在於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為政策的制定建言獻策。
幽州後來出了一項特殊的規定,那就是沒有做過嗇夫者,最高只能任到縣令。很簡單,你想要升職,不光要每年的考評得甲上,還要得在鄉一級蹲過。
就是因為這道命令讓幽州的各鄉已經人滿為患,原本明德大學裡最優秀的這一批正愁沒處安排,誰知風雲突變,司、涼兩州就突然被握己方在了手中。
這讓想不出辦法的戲志才、荀彧等人長舒一口氣,趕緊將快要溢位來的人才往外派。
鄉一級如此,縣城也好不到哪裡去。許多考核優秀的縣令、縣尉、縣丞得不到升遷,因為他們頭上那州郡一級的也同樣如此,大家都眼巴巴的等著劉備回來封王。
文官尚且如此,武將那邊就更按捺不住了,于禁、樂進、李典等實權校尉因功早就可以升遷了,卻礙於官制不得寸進,也讓他們的手下急得抓耳撓腮。
所有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了九月二十七這天。原本劉備欲與之前三王一樣一切從簡,只是簡單的在眾文武面前走個過場即可,卻被張良給否了。
勸諫的理由則是三王乃亂臣賊子,而兄長你乃漢室宗親,天命之人,又豈可與他們一樣。
如今禮樂崩壞,道德淪喪,漢室傾頽,正需要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大典來振奮人心。
但劉備還是有些擔憂,因為他總覺得自己不是正統,要是太過張揚會讓宗室裡許多劉姓之人心生不滿。
張良只能再勸說已經給每一家都發了邀請,願意來的就是朋友,不願來的就給他們記下待秋後算賬。
那話是這樣說的。“吾等欲躍龍門,入青雲,願附於尾驥者自可保富貴不衰。不識時務者,日後自有一杯毒酒,三尺白綾候之。”
這話讓當時議事的眾文武全都面面相覷,給劉備聽的心驚肉跳,還怒斥他不要亂來。
誰知張良已經讓送信的人將意思給表示到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要是劉備客客氣氣的邀請,這些人肯定不是婉拒就是要趁機撈點好處。
但請人的可是張良,惡名滿天下的血屠,方式也十分簡單粗暴,不來的全都等著秋後算賬吧。
故而那些劉氏宗親顯有不給面的,就是不能親至的也派了自己的長子前來參加這場盛事。
舉辦地點放在了薊縣西北不遠處的盤龍山,此山原名四正山,後因大典被改名。匠作司的工匠開春就開始在上面修建大殿以及石階。
人手自然是那些接受勞動改造的俘虜,不過不同於那些異族,來自三王的俘虜只需服三到五年就可以重獲自由。
前者則是一種消耗品,雖然說十年以上就能離開,可不間斷地重體力活早就透支了他們的身體,等待那些胡人的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一千多年後,有一位史學家這樣寫道,漢成祖劉備那無敵的大漢帝國可謂是建立在百萬異族人的白骨之上,那千載不衰的王朝,也是一部胡人的斑斑血淚史。
典禮開始前,劉備通令百官在家中沐浴齋戒三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