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幸災樂禍的孫權
隴東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幸災樂禍的孫權,三國:讓你降吳,你綁架孫權,隴東少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權是真被科舉制給驚豔到了,很想用華麗詞藻形容一下麋龍的才華,奈何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要知道他們做諸侯的也是深受察舉制荼毒的,察舉制選才只能靠臣子推薦,人家推薦過來的都是自己的親信,沒人會把自己的仇人推薦過來不是。 久而久之,透過舉薦選出來的人才自然就匯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利益集團,然後跟諸侯分庭抗禮。 這點孫權最有體會,就拿吳郡四大家族來說吧,這群老爺處處跟他作對,自己卻不能得罪只能哄著。 他這個吳侯在四大家族面前簡直比受氣的小媳婦還憋屈,儘管如此四大家族依然在不斷的拖他後腿,利用各種方法擴大自己的訴求。 孫權嚴重懷疑,當年逍遙津之戰四大家族暗中給魏軍做了奸細,不然自己怎會敗的那麼慘? 為改變這種鄉黨抱團與朝廷對抗的局面,各路諸侯都想在選才制度上做出嘗試與改變,比如曹操的求賢令。 但這些改變只能治標治不了本,而且對諸侯本身的威望要求太高,君主一慫立馬打回原形。 朝廷苦察舉制久矣,諸侯都想改變卻苦於找不到正確方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士族繼續猖獗。 但是現在,麋龍竟然提出了科舉制,這簡直戳中了士族的七寸吶。 科舉制一旦推行,士族再想靠著舉薦拉幫結派根本不可能。 這種一勞永逸的方法麋龍是怎麼想出來的。 對於麋龍的驚才絕豔,孫權不得不說一聲佩服,揚著書冊問道:“有什麼問題嗎?” 虞翻苦笑道:“此書麋龍依舊採用天女散花的方式扔出了很多份,在南郡激起了不小的民怨。” 屁的民怨,是士怨吧。 畢竟科舉制打擊的是士族的核心利益,這比打土豪分田地都狠。 孫權幸災樂禍的問道:“所以你回來是……” 虞翻情緒激動的說道:“此事必須遏制,麋龍必須收拾。” 他也是擁護察舉制計程車族,在這點上跟孫權的利益是相悖的,這次過來代表的是南郡士族和江東士族。 “這是急眼了啊。”孫權心中冷笑,故作無奈的攤手道:“那你跟我說也沒用吶,麋龍在臨湘,咱們現在顧不上他,還是想想怎麼擊敗劉備吧,否則等劉備回來一定會採納麋龍的建議,大力推廣科舉制的。” 該死的麋靈玉終於幹了一件好事,利用科舉制將士族全部逼到了自己這邊,這下那群不願推行科舉制的還不得全部湧到自己身邊,出錢出糧幫助自己抵禦劉備啊。 比起孫權的幸災樂禍,虞翻則是另一番心情,他心裡清楚,就算把麋龍千刀萬剮了也已阻止不了科舉制的東風。 因為科舉制是符合君主利益的,孫權不推行劉備曹操也會推行,曹劉推行不下去,後世的君主也會不遺餘力的推行。 從科舉制問世的那刻起,士族的喪鐘就算敲響了。 該死的麋靈玉,你特麼有病是不是? 不過就算無法阻止也得掙扎一下,至少自己這代絕不能毀在科舉制手裡。 多享受一刻是一刻嘛。 虞翻說道:“能否請定公(呂岱)快點出兵討伐麋龍,儘快收復長沙?” 麋龍這小子腦回路跟正常人不一樣,為防止他再次提出什麼坑害士族的妙計,還是早點弄死為好。 孫權苦笑道:“我比你更想剿滅農軍,但交州路遠,命令從武昌傳到交州,定公再從交州趕到長沙都需要時間。” “更重要的是子山(步騭)將交州兵全部帶走並葬於麋龍之手,定公出徵得重新募兵,三個月能搞定都算快的。” 孫權現在巴不得麋龍待在臨湘玩筆桿子呢,這小子不玩筆桿子就得動刀把子了,若是帶著農軍四處出征就輪到自己頭疼了。 嗯,待在臨湘挺好的,靈玉你就在臨湘好好學習吧,別摻和外面的戰事了。 虞翻卻不想讓麋龍繼續玩筆桿子,無奈拜道:“臣剛見過元嘆(顧雍)了,江東士族願意出糧出兵,助呂定公討伐麋龍,但需要主公首肯。” 平時讓你們出點錢糧跟要你們命似的,這會知道急了? 孫權心中冷笑,卻欣然接受道:“這是必須的,給呂定公傳令讓他加快速度,再發布懸賞,取麋龍首級者賞萬金,封關內侯。” 他清楚自己的斤兩,江東根本沒有實力推廣科舉制,所以他只能做察舉制的忠實擁護者,敞開懷抱接納同樣擁護察舉計程車族,然後整合士族力量與曹劉對抗。 人想要活的通透就得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自量力的人一般都死的很慘。 虞翻欣慰道:“謝主公,臣這就去給呂定公寫信。” 孫權看著他離開,又拿起書籍繼續觀看,越看越是心動。 “好想試試麋靈玉的辦法,將科舉制推行下去啊!” …… 夷陵。 劉備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輕鬆拿下巫山秭歸,進入了夷陵山區,只要再拿下夷道城就能直撲江陵。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