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作死邊緣瘋狂試探
隴東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作死邊緣瘋狂試探,三國:讓你降吳,你綁架孫權,隴東少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徽? 麋龍想了半天才想起此人是誰,陳郡袁氏的族人,當世能排進前三的清流名士,在士林中的威望很高。 對這個所謂的名士麋龍是嗤之以鼻的,早在中原大戰的時候這老小子就跑去交州避禍,等於是從大漢的北邊跑到了最南邊,兔子跑的都沒他快。 跑就跑吧,怕死也不是啥大事,沒人會怪你,但此人跑到南邊了也不消停,經常用書信聯絡中原和江南的好友,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對時局的評價。 這特麼跟後世那些身在國外,卻在國內社交平臺上滿嘴噴糞的公知有什麼區別? 結果倒好,這種連直面戰爭勇氣都沒有的懦夫竟然仗著陳郡袁氏的名望和過了花甲的年齡混成了連曹操劉備都不敢怠慢的大儒,想想真特麼滑稽。 不過這老小子給自己寫什麼信,自己又不認識他! 麋龍冷哼道:“扔著吧,吃完飯再看。” 習宏:“……” 劉備的書信你放下手頭工作立馬去回,袁徽的書信你卻要吃完再看,太區別對待了吧。 不過這不關他的事,立刻坐下動筷子。 話說麋龍的廚藝是真優秀,最近吃慣了麋龍的飯菜,其他廚師的飯他是真吃不下去了。 吃飽喝足麋龍才展開袁徽的書信,沒看幾句就火冒三丈。 袁徽先是以察舉制乃大漢國策,早已深入人心為由將科舉制批了個體無完膚。 不得不說這老頭有幾把刷子,敏銳的指出了科舉制的弊端,比如考生會專注考題,將考試以外的書籍和學問全部摒棄,從而限制考生的思維。 比如考生會將考官當做恩師,然後匯聚到恩師麾下,形成另一勢力集團等等,說的頭頭是道。 最後又以長輩教訓晚輩的口氣將麋龍本人訓斥了一頓,打著為麋龍好的幌子讓麋龍儘快寫篇駁斥科舉制的文章發出去,向天下士族公開認錯並道歉。 這讓麋龍自己扇自己耳光有什麼區別? 麋龍看完將絹帛揉成一團塞進灶臺的火堆,氣憤罵道:“讓我公開道歉,他袁徽以為他是誰,真特麼拿自己當根蔥了?” “你去通知一下,第二次科舉提前,明天就考。” 最近又投靠過來許多寒門士子,鑑於懸賞的威脅,這些新投靠計程車子都在進行背景稽核。 原本準備三天後舉行第二場考試的,但麋龍被袁徽給氣著了,懶的再等下去想立刻給袁徽一點顏色瞧瞧。 習宏起身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麋龍也走了,回到書房給袁徽寫了封回信便投入到了科舉工作之中。 這次科舉不用像第一次那樣拉人頭充人氣,因此考生少了許多,只有區區十個。 十人考試很好解決,早晨考試晚上成績就出來了。 第一名是程輝,宜春籍,二十六歲。 第二名是鄧泉,湘南人,二十三歲。 第三名是李敬,武陵沅南人,十九歲。 書房之內,麋龍盯著三人打量許久才說道:“之所以提前兩天考試是因為有件重要任務需要你們去辦,可能有生命危險,不知道你們敢不敢接?” 三人對視一眼,程輝率先開口道:“敢問恩師什麼任務?” 麋龍不答反問道:“我寫的那篇《士族的利益來源以及愚弄百姓的手段》你們看了嗎?” 陳輝點頭道:“看了,恩師寫的鞭辟入裡直指本質,尤其那句上流階層都是下流之人,下流階層都是清高之人,簡直寫到了學生的心坎裡,學生若非清高,又何至於快到而立之年了還一事無成?” “認同就好。”麋龍笑道:“從夏商兩週,春秋戰國到現在,輿論一直掌握在士族手中,他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連太史公都對衛青大將軍的評價帶有偏向性,其他人就更別說了。” “輿論一直都是士族上欺君王,下愚百姓的最有利的武器,大漢的帝王百姓們被士族用輿論欺負了多少年,也該到盡頭了。” “輿論是士族的利器,同樣也是咱們反擊士族的武器,想要成功打擊士族就必須將輿論這塊陣地給奪過來。” “但搶奪輿論陣地單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所以我準備建立大漢農報,報社社長暫時由我兼任,程輝你擔任副社長負責具體事宜,其他透過考試計程車子皆為報社編輯,咱們一起用輿論討伐士族,敢不敢?” “這份工作很危險,極有可能上士族的懸賞名單,不願做的我可以安排你們去農軍其他部門工作,去與留全憑你們自願。” 三人對視一眼齊齊點頭道:“我們願意。” 此事雖然危險但風險與收益並存啊,說不定哪篇文章就入了漢中王的眼,被漢中王調到身邊了呢。 嗯,值得搏一把。 既然都沒意見那就開幹吧,麋龍當天就在太守府選了個房間掛起了“大漢農報”的牌子,又與程輝鄧泉等人商量出了報紙的格式。 他目前沒有家眷不用擔心被說閒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農報還處在草創階段沒那麼嚴謹,加上人手不足,麋龍只開設了四個板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