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煎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65 章 蘭塘·過大年6,農家哥兒在末世,棠梨煎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屋的火炕燒得暖暖的,小炕桌上擺著三兩樣點心、一碟子瓜子,還放著一壺山楂紅棗紅糖水。苗氏和連二嬸子、桂香嬸子剛一起去廟前村逛過了大集,正開心地擺弄著新買的兩塊毛青布:“別看這顏色不咋正,還有兩處染壞了,比不了縣城的。可做成衣服哪兒看得出來?自家穿要那麼講究幹啥!”

她之前在縣城就看中過這布,覺得給沈青做一身肯定好看!今天正巧遇到一塊,比縣城賣的顏色發灰,邊緣還有兩道直直的黑色褶印,但摸著確實最實在不過的料子。

這廟前村原不是個村子,就是安平縣郊外的一座廟,前不靠村後不著店的,也不知道供奉得哪路神靈,想來是不怎麼靈驗的,平日裡也不見香火有多旺盛,只有六七個和尚守著幾畝田度日。

十里八鄉若誰家生了小子不想養——雖然這種事極為少見,但這世道總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有些人家一輩子就得一兩個孩子,想要個小子想得要發瘋了,比如老沈家。卻也有人是極易孕體質,一口氣生七八個還不停。這樣的人家若實在困難養不起了,便會只留三四個孩子在家裡,不論後頭的孩子是什麼性別,通通送人或丟棄。而那些小子找不到人領養,就會被送到這小廟裡。

十來年前,也不知道是誰家丟棄的孩子長大了,竟是個能人。見廟裡日子過得太苦,師父們身上的僧衣都是補了又補,竟想出了個法子,每逢年節便在廟前的空地上辦廟會、大集。他也真有些本事,雖說開始有些艱難,求爺爺告奶奶的才找來些小商小販,但後來竟慢慢的真讓他給做成了,不但廟裡日子好過不少,這廟會與大集竟然真的一年一年變成了這十里八鄉的傳統,連帶著廟裡的香火也旺盛了一些。

附近村子裡自家炒的乾貨,編的蓋簾、揹簍,上別處收的便宜布頭,現做的吃食……都能拿到集上賣!

漸漸的,竟然也有人在這附近蓋了房子居住,多是些常參加廟會大集的賣家。有人聚集居住,就瞧著像個村子,大家便稱之為廟前村。

連二嬸和桂香嬸子聽了苗氏的話,也連連稱是。她們都買了一些,雖然並不是毛青布那樣貴的布料:桂香嬸子買了一塊白色半邊泛黃的細棉布,做一件裡衣是夠的。穿在裡面看不見,誰知道黃不黃?

連二嬸則買了一塊紅色印碎花的,原是塊極好的布,顏色也染得漂亮,偏旁邊一串燒的米粒大小的小洞,想來是燈花爆了火星子濺了上去。可她手藝好,會簡單繡個小花,到時候給補上不就是了?

關鍵這布只要正價的一半,這不是撿到大便宜了嗎?要說今年雖然年成並不比往年好多少,卻也不壞,且因著沈青送來的那許多野豬肉,他們幾家可是省了大錢了!錢省下來,手頭不就寬裕了?

連二嬸小聲道:“我今兒出門的時候,我婆婆還給我塞了一百文,躲著我那嫂子偷偷給的,說是虧得我,家裡才剩下這一筆買肉錢的,讓我給幾個孩子添點東西。這可都是託了青哥兒的福!”

“你說這話,什麼託福不託福?小小年紀折了他了。”苗氏道,轉頭又說起大集上的熱鬧:“別看那東西不如縣城的精緻金貴,可真實惠啊!味道也好。”苗氏今天買了不少人家自家炒的瓜子。敢拿出來賣確實是有好手藝,味兒就是香!

而苗興苗旺也帶了這些日子攢的凍豆腐過去賣,可是掙了不少!那日沈青終究還是料錯了,到了下午,周圍村子得到訊息的人不少,一批一批的來買豆腐,不單留出來的那一板老豆腐賣完了,放在院子裡凍了一半的凍豆腐也全被瓜分了——來都來了,不能白跑一趟,買回去接著凍不就是了!

就連沈老孃都聽說了石渠村有戶人家賣豆腐,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設打算去買,走到半道上才聽說是苗興家賣的,還被同行人嘲諷了幾句,臊沒耷眼的回去了,又在家裡好一番撒氣。

第二天苗家便多泡了五斤豆子,結果又賣了個精光。他們低估了附近村民的購買能力:這時節買豆腐,不僅是要自家吃的,拿來做年禮也是極好的。有那節儉的人家把豆腐壓碎了和肉餡拌一起一塊兒包餃子,那碎豆腐沾了肉味,吃著和肉也差不多了!這不就省下肉錢了?豆腐可比肉便宜!

加上外村的人來買,價格就要比石渠村本村人貴上一些——這幾乎是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是不給自己村人一些便利,還要在村裡做生意,可是要有好些人不樂意的。最後算下來,一天竟能掙個六七十文,還不算換來的豆子和糧食。

而這幾日到了廟前村的大集上,賺得就更多了。一來是人多,誰家不吃豆腐?又怕這集過幾天結束不好買,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勇者隕落後,轉生成為魅魔

鹹魚臨淵

八神

楊公子

三世修得花月圓

慧心融明

嬌蠻甜妻:我的夫君不是人

忘記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