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泛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嶽言的顧慮,命啟天元,輕舟泛煙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知道這其中的困難,但廬江是乃重鎮,是淮南地區連通江東之地的關鍵,必須要確保廬江萬無一失,不然,情況對我們可就不妙了。” 天啟皇帝也很明顯也清楚眼下的難處,但在面臨選擇之時,權衡利弊,明確哪一個選擇是眼下最需要去解決的,這是天啟皇帝需要做到的事。 上官至也清楚天啟皇帝話中的道理,但憑他對廬江的瞭解,能夠在半年內讓廬江恢復到之前那樣,已經算是極限了,所謂的五月時間,也是在“天公”作美,加上沒有其他的意外,才有可能實現的,兩個月的時間便想讓廬江城恢復,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上官至也同樣清楚,“天命”的撤退只是暫時的,不知何時又會對廬江下手,畢竟廬江的地理位置獨特,是朝廷連線江東地區的重鎮,如果廬江失手,基本就等同於“天命”將整個南方與朝廷之間的聯絡隔絕了大半。 上官至之所以將揚州刺史部設在廬江,也是出於重點關注廬江情況的考量,無論如何,廬江是一定不能丟的。 上官至雖然有想過抽調其他郡縣額外的力量和資源來幫助廬江重建,可近年來災難不斷,揚州的其他郡縣也沒有多少餘力能夠用來支援廬江,更別說那些力量,在各個郡縣遇上“天災”之時,是各個郡縣為數不多的後備資源,平日裡也不會輕易動用,即便是抽調來了那些東西,廬江重建的速度怕是也快不了多少。 “此事之後再做商議,先等嶽言卿回來吧,朕也有些事情還要和他說說。”天啟皇帝終止了話題。 上官至很清楚天啟皇帝的意思,於是也沒有再說什麼,將天啟皇帝和三女領到了會客的廳中,幾人安坐了下來,聊起了些日常之事,靜待著嶽言的歸來。 ...... 再說岳言這邊,離開刺史府之後,嶽言便徑直去了“難民區”,一路上,嶽言看見街道兩旁破敗不堪的情景,心中對“天命”的恨意又多了不少,打著“解放”百姓的旗號,卻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不論是何立場,在他看來,這樣的勢力都是不能為世人所容的。 不過,嶽言在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也清楚了“天命”能夠迅速強盛起來的根本原因:這個時代,大多數的百姓都未曾讀過書,全國上下,九成以上的人連字都認不得,大漢又連年遭受“天災”,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這種情況下,突然冒出一個打著讓所有百姓都不再受苦的旗號的勢力出現,在透過一些手段讓百姓得到好處,在這種情況下,多數百姓都會為了那“美好”的念想,選擇加入“天命”吧? 站在嶽言的角度來看,這種騙局一眼便能夠看穿,因為其中的破綻實在是太多了,可嶽言經過深思之後,又完全能夠理解這種情況的出現,畢竟在自己在前世就見過不少學過先進知識,卻依然會走上不歸之途,亦或是毫無自主意識,只會跟風,盲目聽從他人之言的蠢貨。 “唉,這麼說來,教育似乎也是目前需要去關注的點?”嶽言突發奇想。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在嶽言腦中短暫的閃過,經過之前和天啟皇帝的談話,嶽言現在已經不會只從自己這個“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了,在這個時代,想要發展“教育”,困難可不小,而且,即便效果不錯,也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見到的。 先不說眼下各州郡的情況是否穩定,就單單是那無處不在的“天命”,就不是輕易能夠去忽視的,再者,眼下最為首要的事情,應該是想盡辦法,集結天下蒼生的力量,與那“無上意志”對抗,尤其是對嶽言來說,在所剩的時間並不多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打敗“祂”,是嶽言最首要的任務。 “真是沒想到,一切都發生得這麼快,轉眼之間,半年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可我還剩下多少個半年呢,我們最後能夠戰勝‘祂’嗎?”嶽言陷入了迷茫。 憑心而言,嶽言其實並不是什麼心懷大義之人,他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所作所為,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為了大義,為了懲戒惡徒,可實際上,嶽言做這些事情卻都是為了自己。 或許是內心中的虛榮,讓嶽言在收到他人的誇讚,嘉獎之時,掩蓋住了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而嶽言,也似乎進入了“心懷大義”這樣的角色之中,那個不管做什麼都只是為了自己,絲毫不在意他人想法的嶽言,被他深深的埋在了心中,只不過,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些。 心中思緒雜亂,嶽言也是在街上走了一會之後,被路邊的百姓問候之時,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來到了“難民區”。 因為廬江現在還處在“無上意志”力量的影響之中,所以嶽言在觸發之前便用易容之術改變了容貌,所以“難民區”的百姓也只是對這個陌生人有些好奇,並沒有對嶽言做過多的提問。 而嶽言也是在“難民區”中到處逛了逛,這才悄悄躲到了不易被人發覺的暗處,準備嘗試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出一些百姓之中的異常。 “太上臺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徒幻世錄

詭異的逍遙子

神臨九天:斬邪

洋咩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