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部分,尋秦記之我是韓信 作者:一枝禿筆,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起浪?
而攻打陳倉一路,便由老章魚的親弟弟,上將軍章平擔綱。章邯給了他雍國兵馬三萬,另加從櫟陽趕來助戰的塞軍五萬,一共八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撲陳倉而來。
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雍軍也沒什麼像樣的大將,這攻打陳倉之戰,就由小將甘鵬為先鋒。他年紀雖輕,卻是將門之後,不僅熟讀兵書,而且武功高強,更兼有為祖父報仇之心,定會用命殺敵。
塞軍主帥,便是老章魚結義兄弟司馬欣的愛子司馬原。秦地老一排將軍都死得差不多,那塞國與雍國一樣,也是鬧將慌。以至司馬原年紀輕輕,就作了塞軍統帥。
這一次準備充足,各種攻城戰械都帶上。什麼雲梯、轒轀車、擋箭運兵車、填壕用的蛤蟆車、跨壕溝用的飛橋、投石機、弩箭機悉數亮相。路線嘛,還是甘索進軍的那條大道。
咋還是那條大道,不怕又被漢軍包了餃子嗎?
這次章平學了個乖,一去就先分一萬軍馬由牙將盜巴佔據了岐山險峻之處,也就是周勃樊噲曾設伏的那塊高坡。退路安排好,便無懼漢軍的伏擊。剩下的七萬軍馬,已足夠將陳倉城踏為齏粉了。那設伏的高地,也就變成是給韓信佈下的口袋。只要韓信想收兵從這條路退回,那居高臨下的雍兵必會毫不手軟一頓亂箭礌石齊發。
而斥候報來的訊息,是漢軍偃旗息鼓,早就過了岐山,正在殺向武功。
“攻打武功?此時此刻,只怕武功城內已集結了七萬大軍。你不去則已,一去定叫你損兵折將,有去無回。”
處在無根之地的韓信,被雍軍左右夾擊。恐怕那時只有去上山打游擊了。
“若韓信上山,我便引火燒山,讓他也嚐嚐那煙熏火燎變成燻肉的滋味!”
漢軍的一把火讓兩萬餘雍軍舉手投降。仇恨的怒火在章平眼中熊熊燃燒。那章平將手一揮,道聲:“進軍,直取陳倉!”
第五十四章 反客為主
溫度降到潑水成冰的地步,大草原上的冷空氣從西北方吹來,毫無遮攔的肆虐著關中這一片廣袤的土地。無論是雍軍塞軍還是漢軍,將士們的手都凍得開裂,那僵硬的手連把握兵器都是十分艱難。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這種鬼天氣,本不是行軍打仗的日子。雍軍塞軍將士,個個心中抱怨:那韓信什麼時候殺出漢中不好,偏偏要在隆冬季節挑起這場戰事。
抱怨歸抱怨,可仗還是要打。死神並不會因為冷而生憐憫,漢軍的東歸之心也不會因為嚴冬而有絲毫減弱。越是惡劣天氣,越發考驗戰士們的神經。
聽說漢軍的戰馬與鞋底都釘了鐵釘,那章邯貌似開了竅,急令召集鐵匠鞋匠,連夜趕工打造鐵掌,縫衲釘子戰靴。可亡羊補牢永遠比不上未雨綢繆,造出的鐵掌與戰靴只能配發軍中四分之一,哪能比得上漢軍在雪地行軍的速度。
冒著朔風,雍塞兩軍在雪地裡艱難地進軍。
中軍大隊中,旌旗吹拂。大旗之下,兩小將並轡而行。
那剛剛二十出頭,蓄了一點鬍鬚的黧黑青年便是雍國上將軍章平。年年征戰,在刀光劍影中成長起來的章平已現出老成之態。而他身旁那意氣風發,身軀碩長的白麵小將,便是塞國少主——上將軍司馬原。
這麼年輕就成了一國統帥,是不是太春風得意了?
其實那司馬原也不是無能之輩。在章邯兵出關東討伐天下叛逆之時,司馬原已經來到軍中作了一員偏將。幾年錘鍊下來,他早已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論起格子,比塞軍中剛剛招來還是愣頭青一個的將領們老得多。與其相信一個外人,還不如相信自己的兒子。那塞王司馬欣便將統兵重任交給了自己的愛子。
當然遇到重要戰事,老爹還是要親自出馬。薑還是老的辣,司馬欣總對自己那有點嫩嫩的兒子不怎麼放心。
初次領大軍打仗,司馬原貌似有點興奮,對章平說道:“章兄,你看韓信此次偷襲武功,將一半漢軍帶走,是不是太過莽撞?”
章平臉色凝重,搖頭道:“非也。那韓信精擅用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已顯示其非常之能,出奇兵偷襲是他慣用的伎倆。若不是甘鵬冒死逃回來送信,說不定武功已被他拿下。”
魯運河一戰,章平靠那死鬼李良拼死血戰僥倖撿回一條性命。對韓信的本事,他是深有領教。
司馬原仍是滿臉的笑容,說道:“這次甘鵬竊來漢軍軍情,是否老天眷顧?那韓信從根據地輕易動出,將陷於我大軍重圍之中,就算他有通天本事,也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