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部分,尋秦記之我是韓信 作者:一枝禿筆,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神仙,道號黎山老母。這黎母二字,便出自她老人家的法號。”
“真的是神仙!居然是黎山老母!”韓淮楚震驚溢於言表。
“怪不得這趙青生有一副仙子的容貌,原來她便是仙家的徒弟。仙家徒弟,自有一副出塵之貌。”韓淮楚一陣釋然。
而在韓淮楚的記憶中,對黎山老母的來歷一直搞不清楚。
《西遊記》中黎山老母曾出場過一次,與觀音菩薩一同扮美女戲耍過貪吃好色的豬八戒一回,看來是個德高望重的好神仙。戲曲中也常見黎山老母,相傳女將樊梨花與白蛇白素貞便是黎山老母的徒弟。
這僅僅見諸於小說戲曲。但世間並沒有黎山老母這個仙人,有的只是驪山老母,而且信仰者眾。
驪山老母的道場在驪山,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遠古尊仙。每年六月十三日是驪山老母廟會,歷時五天。屆時,各地香客民眾數萬人上山朝拜,赴老母殿祭祀這位令人景仰的遠古尊仙,是因其常顯神蹟福澤一方黎民。
唐代著名道士李筌所著《太白陰經》,相傳便是得蒙驪山老母解說過黃帝《陰符經》玄義,從此悟道而著書立說。
但黎山老母卻從未在道家經典中出現過,也沒有任何道場。
韓淮楚乍聞黎山老母之名,震驚之餘又有點迷惑,“難道這黎山老母便是世人廣為傳頌的驪山老母?可那驪山相距此地不下萬里,黎山老母怎會出現在此?”
而且這“黎”字頗令人費解。當時並沒有黎族,瓊州島上生活的居民乃是駱越族。黎這個字倒有,本來指土地的顏色,用於黎民意思便是百姓。
還有一層含義是指人年老。有黎老這個詞語。
上古尊神都是修煉了億萬年的。她要自稱年老,誰也不會反對。
韓淮楚正在胡思亂想,忽聽趙青說道:“韓將軍,你在想什麼?我師尊正等著你呢。”
韓淮楚“哦”了一聲,引回思緒,同神仙妹妹一起走進那美輪美奐的黎母宮。
※※※
大殿內銀盤高懸,明珠熠熠生輝,照得滿室通明。白玉龜臺神獬寶座上,黎山老母正襟危坐。頂上瓔珞放無極光明,化生九苞金蓮,道貌岸然。
見韓淮楚進來,老母微笑頷首,說道:“韓將軍終於來了。貧道為接你來此,可是煞費苦心。”
“這上古得道的神仙會為接自己來而煞費苦心?”韓淮楚聽得如墜雲裡霧裡。
他伏地下拜,說道:“庶民韓信,得見仙長真容,不勝惶恐。不知仙長為何要召見草民?”
黎山老母笑道:“世間之事,一飲一啄,莫非有緣。貧道與韓將軍有師徒之緣,願授爾無量大法,度爾成仙。”
“沒有聽錯吧?黎山老母要度化小生成仙?”韓淮楚是滿腹驚疑。
在史書上讀到的韓信可是一個叱吒風雲的漢大將軍,從沒有聽說做了神仙,也沒聽說他是黎山老母的徒弟。
要不然世間只有神仙韓信,大漢的四百年江山也無從談起。
而韓淮楚出自縱橫家,他門中本有修仙秘法,不用外人傳授。
“真像她口中所說,與小生有師徒之緣嗎?”
來自未來的韓淮楚,答案是一清二楚。他心中登時閃過一念:“黎山老母這麼說,究竟是何居心?”
瞬時韓淮楚心中冷靜下來,不露聲色道:“草民自有修仙之法,不用仙長勞神費心。多謝仙長美意。”
黎山老母“嗤”了一聲,面露慍怒:“韓將軍說的便是你縱橫家的《鬼谷子十四篇》嗎?貧道那無量大法,能把乾坤袖,能將日月吞。奪天地之造化,參鴻蒙之玄機。練成之後,可登大羅無量金仙。你縱橫家不過出了兩個末流的小仙,《鬼谷子十四篇》那不入流的貨色,也能與貧道的無量大法相提並論麼?”
韓淮楚正色道:“與仙長參透造化玄機相比,草民的《十四篇》是不入流。可那是我縱橫家祖師傳下,敝帚自珍,草民對它是奉若珍寶。”
黎山老母連連冷笑。突然揚臂凌空一抓。
韓淮楚頭皮一麻,冷颼颼似乎那腦中少了點東西。再一想,卻是腦海中記憶的《十四篇》最後一篇《卻亂》的內容忘得涓滴不存。
轉戰沙場,浪跡江湖,韓淮楚絕沒有理由把《十四篇》帶在身上。為防意外,他已將原著焚燬,將書中的內容牢牢記下。任何時候,他都可以一字不露地背出。
而黎山老母盛怒之下,竟把那《十四篇》的內容從他記憶中抹殺。韓淮楚又是痛心疾首,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