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部分,尋秦記之我是韓信 作者:一枝禿筆,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邦說道:“軍師言之有理,劉季也曾想過。可那秦軍實力非倉促間徵召的兵馬能敵,就算招兵再多,也是無用。”

陸賈笑道:“沛公何須多慮。武信君叔侄必不會坐視國都淪陷,定會來救援。陸某料項公不是派一員大將,便是親自回師。沛公可讓軍馬緩行,後於項家叔侄碰上秦軍。秦軍自有他們去應付,吾等只須跟著他們搖旗吶喊,做出一副要與盱眙共存亡的姿態便成。”

劉邦心想,“這陸賈的主意真高,一個緩兵之計,難題便迎刃而解。到底是鬼谷出來的弟子,佩服!佩服!”

緩兵之計,必然又有大批的國土被秦人攻陷,有更多的楚人蹂躪在秦軍的鐵蹄之下。那劉邦要真是“仁義之師”,便要速速奔去前線,拒敵於國門之外。可他那“仁義”也只是掛在嘴邊說說而已。一個無恥的流氓,還能指望他真能赴湯蹈火而靖國難?

劉邦聽了陸賈之言,便像吃了定心丸,臉上烏雲頓開,晴空萬里。笑道:“就依軍師之見,俺等著領旨。”

於是那陳嬰來營,劉邦欣然領受楚王旨意,大發徵兵榜文,說什麼沛公欲與秦軍決一死戰,用獻血保衛楚王與眾父老鄉親的生命云云。那榜文寫得極其慷慨豪邁,大義凜然,看得圍觀者翹首稱讚,楚國君臣也連連頷首,說沛公真忠臣義士也。

榜文一出,果然引動四野八方的楚地男兒來投軍。短短一日,劉邦的軍馬便擴充到一萬有餘。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武功高強的豪傑來投。睢陽布販灌嬰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那灌嬰雖是商販,卻自幼熟讀兵書,學得一身好武藝,十八般兵器無所不會,騎馬的功夫更是一絕。能夠在奔行中忽然腳勾馬鐙,來個刀砍對手馬腿。還能連人帶馬一躍騰空,來個凌空劈殺。控馬功夫,比匈奴人還要匈奴人。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一幫沛縣老將與他比試,皆敗下陣來。看得那劉邦是眉花眼笑,心想俺又得一員大將。

自從劉邦失了沛縣這塊根據地後,就再也沒有人來投奔他這位“赤帝之子”。現在有這麼多人來投效,他少不得一人派送一個熱情的擁抱,好久沒有發作的擁抱症又犯了,胸口一根筋扯得老痛。

那劉邦便打著保家衛國的旗號,大肆招兵買馬,兵馬卻遲遲未行。楚懷王遣使問他,他只說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秦軍一戰,等徵召的人再多些,便奔赴前線殺敵。這理由冠冕堂皇,那熊心也相信了。只苦了楚地百姓,被秦軍長驅直入,又淪陷了不少城池。

※※※

卻說楚國的西路大軍北上,欲追擊楊熊的殘兵敗將,與項梁的兵馬會師於雍丘。途經一城,卻為其所阻。

那城便是吳廣的故鄉陽夏,本有楊熊的部將李圭領兩千軍駐防。楊熊逃到此城,分撥五千軍馬助其守城,自去雍丘截擊項梁。

項羽大軍一路向北,到陽夏城下,卻被秦將李圭堅守,連攻兩日不下。

項羽大軍被阻,不由暗生焦急,便欲發一個狠,親自提戟上陣,猛攻陽夏。

卻有楚王使者與項梁軍令同時到來。楚王使者道:“秦將章平從平原津渡河,已克廬縣,請少將軍速速回師勤王。”項梁使者道:“項公已引兵東歸,欲截擊章邯,請少將軍回師盱眙,保證懷王的安全。”

范增聽說後擂胸嘆道:“項公逸機也。如今大軍不往西進,卻要東歸,雍丘必為章邯所得,再想進軍關中,卻是比登天還難。”

那雍丘是去不成,大軍只好東向。途中卻聽說章平已克定陶,項梁正引兵定陶,欲奪回城池。而章邯大軍也正在向定陶方向追來,欲與章平左右夾擊項梁。范增與項羽一合計,乾脆不去盱眙,而是北上定陶與項梁軍會合。

於是大軍途中改道,去往定陶。

※※※

定陶,一個令多少後世之人扼腕長嘆的地方!

且說韓淮楚領兩萬楚軍到達定陶城下,卻見城頭上插著秦軍的玄色大旗。

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難。韓淮楚雖然滿腹韜略,還沒有張狂到那種地步,用兩萬楚軍去攻二萬秦軍佔領的堅城。

項梁的主力大軍不日便到,而章邯的十餘萬秦軍就像響尾蛇一般緊緊跟在楚軍的身後。如不是忌憚鍾離昧的斷後,秦軍的輕騎已趕上了楚軍的後隊,一場遭遇戰便要上演。

經過不停頓的跋山涉水,將士們都已經很疲憊。戰馬也喘著粗氣,需要休整。

“還是先找個地方紮營,先安頓下來,等項梁的兵馬到來再作論處。”韓淮楚心想。

作為先驅,勘察地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