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尋秦記之我是韓信 作者:一枝禿筆,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詡曾對下代門人提及過范蠡創下的一個大陣,說那陣暗含自然之理,不在奇門陣法之列。欲要破此陣,須得弄清圓的規律。至於怎樣破陣,語焉不詳。
當時這圓的規律,以諸子百家車載斗量的人才,也沒有人弄得清。要到現代,一個小學生便可答出一系列關於圓的幾何問題了。若是一個合格的初中生,更是能揮灑自如。
那王詡當時對此事只是隨口而提。祖師爺說過的話,下代門主自然是銘記在心,一點不漏地傳給了歷代縱橫家門主。鬼谷懸策有意讓韓淮楚承繼衣缽,便將這些秘辛講給了他聽。
韓淮楚當時還搞不明白,那范蠡創下的一個大陣,與圓有什麼關係。
今日他見了這迷宮,忽然想到這陣莫非便是范蠡創下的那個大陣?盧生那個師兄的先祖,莫非便是那學究天人的陶朱公范蠡?
他這麼一想,只覺有了點眉目。
“是了,以范蠡那富可敵國的財力,自然能夠找來這麼多伕役,搬來這麼多大石。聽盧生所說,這些喬木的長成須得兩百年光陰。兩百年前,正是春秋之末,戰國之初,范蠡在世之時。他栽下這些樹種,正是那個時候。
但要破這陣勢,該當如何?又與圓有什麼聯絡?”韓淮楚踱來踱去,百思不得其解。
一道冷暉從樹梢縫隙間透下。韓淮楚舉頭一望,恰見天上圓圓的冰輪,被一線細枝橫穿而過。
韓淮楚驀地心中興起一念,“圓的規律,最簡單的莫過於圓周率了。以圓的周長除以直徑,便可算出那圓周率來。”
他凝望著迷宮的入口,心中默想,“3。14,這第一步左行三顆樹,便可看到一處通路,然後右行一樹,又可看到通路,再左行四樹,便被樹影擋住視線,看不清楚了。”
他緊鎖的眉宇間瞬時舒展開來,心中一片光明。
只是他尚存有一個疑問,不知那范蠡算出的圓周率,究竟算到了小數點後幾位。
這圓周率,一般學生只能記住小數點後七位數,即3。1415926。而韓淮楚記下的圓周率,可到小數點後二十二位。這也不是他有什麼超強的記憶功能,而是他記住了一句口訣。
山巔一日一壺酒,日落舞三舞,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換成數字,便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這是在小學時一位數學老師教給他的。
韓淮楚心想,“若不知道範蠡這陣用的圓周率在幾位數,不可冒然入內。一步踏錯,便陷入了這迷宮之中。別人不知這圓周率,自然是進去不得了。看來只有小生去探探路,試一下范蠡這位學究天人的高人,能把圓周率算到幾位。”
他念頭一起,便對眾人道:“請諸位在此等候,韓某去去便回。”
項追關切道:“你若無把握,千萬不要冒然而去。”韓淮楚點了點頭,說道:“吾自會小心。最不濟也可原路返回。”話一說完,一挺身,已進了那迷宮入口。
只見他如穿花蝴蝶般,左行三顆樹,進了一處通路;又右行一樹,進了另一通路;再復左行四步。
韓淮楚陡然停了下來。只見從他所站的方位看去,右前越一樹有一個通路,越兩樹又有一個通路。他實不知該進哪個通路。
“若范蠡用的圓周率是3。1415……,則該進前一個通路。若他用的是3。142,則該進第二個通路。那范蠡再怎麼說,到底也是兩千年前的古人了,他不會算得這麼精確吧。”
韓淮楚想了一想,一咬牙,越過一顆大樹,進了前一個通路。
又見左面三顆樹後,現出一道缺口。這一下韓淮楚心下已經瞭然,試著又探路一陣,沿著原路退了回來。
剛才他已經試出,那范蠡用的圓周率乃是3。142,連有些小學生掌握的都不如。只須按這數字,左右往復穿梭,便可過這密林。
不過他內心還是佩服不已。按史書上記載的,圓周率的計算,最早須等到東漢時的祖沖之。那祖沖之算出的圓周率是3。14,比范蠡的結果還少了一位。想不到在春秋之末,便有范蠡浸潤於此領域。
那圓周率的演算,當時的人做法是用圓規在地上劃一個大圓,用繩丈量圓周的長度,再除以圓的直徑。圓劃得越大,用的工具越精密,得出的結果也就越精確。他也不知道,那范蠡演算這圓周率時用了多大一個圓規。想他富可敵國,那圓規該當比祖沖之用的大吧。
范蠡有西施這等傾國傾城的美人相伴左右,還有閒暇來計算圓周率,種這麼大一片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