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最長的一夢,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想法的。對食堂這個事情,你有什麼建議呢?”
江之寒心裡組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說:“從最基本的供求關係來說吧,其實學校食堂有著很大的優勢。先說需求,一來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學在學校上晚自修,連初中部的同學也有些開始上晚自修了。二來學校,特別是高中部,招收的外區縣或者住家比較遠的同學也越來越多,所以要解決吃飯問題的學生就很多。再說學生的購買力,我家不是算有錢的家,但我不覺得飯菜的定價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可能也有些縣區的更貧困的同學對價錢的問題比較關注,但我的感覺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有很強的購買力。他們的問題不是買不起更好的定價更高的菜,而是沒地方去買。所以,從需求上來講,我們既有學生數量上的增加,又有學生整體的購買力的提高,這一點不需要太多的擔心。只要你有好東西,就一定有人去買。”
江之寒接著說道:“從供應和競爭這個角度來看,食堂的主要競爭者都在校外。因為學校有規定,食堂在校內是出於壟斷地位的,所以食堂佔了地利這個大優勢。如果食堂能夠提供和校外小攤質量價錢差不多的食物,很少有人是願意多走1o分鐘甚至更久的路的。而且我們想一想,中午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而下午呢,經常下了課,大家還要趕趕作業,或去踢一場球,等這些都弄好了,留給吃飯的時間也不多,所以這個時候位置方便上的優勢就顯的很大。學校外的小攤,論規模是完全沒法和食堂競爭的,他們提供的東西往往是很專一的一種兩種,譬如炒飯,譬如削麵,譬如餛飩。而相比之下,食堂是可以同時提供多種食品的地方。”
江之寒說:“總的來說,從競爭角度看,食堂的規模優勢和地利優勢本來是把它置於一個很難撼動的地位的。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個優勢,生意象校外小吃攤那樣紅紅火火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溫副校長點點頭,說:“那你覺得怎麼變才能讓學生比較滿意呢?”
江之寒說:“說的最簡單,無非是把菜做的好吃一點,花色品種多一點而已。有人說,因為價格原因,食堂不得不做大鍋菜,大鍋菜就不可能好吃。那他們完全可以既提供一部分大鍋菜給經濟條件比較緊張的同學,也可以提供小鍋菜,甚至當場新鮮熱炒的小鍋,定價高一點,即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又能夠有更高的利潤空間。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溫副校長扶一下眼睛,說:“你說的很不錯,很系統。其實我們長期瞭解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但這個改變並不是那麼容易呀。”
江之寒說:“我在您面前班門弄斧,說兩句外行的話。我倒覺得,這都是因為食堂工作人員吃大鍋飯的原因嘛。現在農村的承保責任制都已經開始十年多了,有些中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已經起步了。為什麼我們學校的食堂不可以呢?為什麼食堂的利潤不可以和職工的報酬掛鉤呢?為什麼食堂不可以承包出去,讓有能力的人來管理它呢?我倒覺得,只要堅持大刀闊斧的改變食堂的管理制度,建立清楚明確的獎懲制度,要把飯菜質量提高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情。飯菜的質量提高了,來吃的人多了,賺的錢就會多,職工的獎金就會多,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就會提高,服務質量和飯菜質量就會更高。這完個良性的迴圈機制,我們現在要做的無非是啟動這個機制的第一個迴圈而已。”
溫副校長沉吟道:“說的是沒錯。但這個一下子觸動到很多人的利益飯碗,操作的難度很大。”見江之寒講的如此頭頭是道,甚至有些東西他聽著都比較新,溫副校長不知不覺不把他當一個學生,而是一個平等的談話物件來講了。
江之寒說:“我們的偉大領袖不是才說了嗎?很多事情以前都沒有做過,要摸著石子過河。邊走邊總結經驗,才能邊學習,邊理解,邊體會。但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敢於走出第一步,把食堂承包出去,明確制度,把收益和勞動掛鉤。只要我們走出這一步,以後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大體的方向一定不會錯。”
前幾個星期的時候,江之寒和倪裳在食堂吃飯,說起飯菜的質量問題,江之寒對倪裳說,要是讓我來經營,一定又賺錢又能讓大家吃好。開餐館是這個世界上最普遍的小生意之一,因為民以食為天,這個需求是無所不在的。江之寒是一個好吃的人,開一個餐館也算是他小小的夢想之一。雖然經營學校食堂和開一個餐館還不完全一樣。
今天在路上溫凝萃和他講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江之寒的心思就開始活泛起來。學校食堂和母親開的書店不一樣,因為它有天生的優勢-那就是上千的固定顧客群。正如江之寒先前分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