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新楚風雲,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這些不是放在臺面上的,朝廷本是不允許的,所以交易量有限,如果朝廷放開這糧食的交易,遼人覺得大楚的糧食既便宜,又能充足供應,那麼遼人還會自己去耕種嗎?”

李玉基若有所思,但是還不是十分明白,秦宇這想法其實就是前世國際貿易之間常用的做法,先低價傾銷大楚的糧食,讓遼國人都習慣了吃大楚的糧食,最後遼人覺得自己種的還不如從大楚買的糧食便宜,慢慢遼人就不會再耕種糧食了,一旦兩國開戰,遼人立即斷糧,在秦宇所在的前世,對糧食等產業國家是給予巨大的補貼,就是擔心一旦貿易戰波及到關係民生的衣食住行等緊要物資。

秦宇見李玉基還不是十分明白,解釋道:“如果我們低價將糧食賣給遼人,遼人覺得從大楚買的糧食更便宜,必然自己就會荒廢於耕種,如果幾年後遼人和我大楚開戰的話,我們突然斷了他糧食供應,估計遼人自己都會奇怪為何突然沒有了糧草供應,那這仗不用打也知道誰勝了。”

李玉基一拍手掌道:“妙,此計甚妙,秦侍郎繼續說。”李玉基聽到這裡,居然直起了身子,眼光幟熱的看著秦宇。

秦宇心中興奮,臉上依然淡然道:“讓遼人適應大楚的米糧其實從長遠來說也是同化遼人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漢人和遼人的恩怨數百年,歷經數朝而不能絕,究其原因是文化。”

李玉基插話道:“文化?”

秦宇點頭道:“簡而言之就是生活習俗,聖人之禮,包括語言等諸多方面,正是這些差異使得我們無法徹底征服遼人,縱使我們能攻下遼州,他日遼人再出一個蕭峰維,一樣會殺回來,因為遼人對漢人始終不認同,這就是我漢人人丁雖十倍於遼人,卻無法徹底征服遼人的主因,遼人在骨子不認同我大楚,就如我大楚在骨子裡不認同遼人一樣。”

李玉基疑惑道:“那你說這米糧和這有何關聯之處?”

秦宇道:“這個其實是關鍵之處,我漢人傳承千年,無論是生活習俗,文化等各個方面遠超遼人,遼人有些偏遠之地還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但是這些遼人卻是看不到的,如果我們要一點一滴的影響遼人,就要從衣食住行開始,讓遼人習慣我大楚的糧食,讓遼人習我大楚的文化,慢慢同化遼人,這樣百餘年後,年輕一輩的遼人不會再象他們的先輩那樣,喜歡過遊牧的生活,而是變得和我們漢人一樣,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大楚不需要出一兵一卒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秦宇這番民族政策和前世的民族政策是一樣的,就是要在文化同化不同的種族,這樣才可以達到最後的融合,文化的滲透力其實是最強的,好的,優秀的東西總是更容易被人接受,這種方法雖然看起來是最笨拙,但是卻是最有效和最徹底的。

李玉基沉思了片刻,在仔細消化秦宇所說的這番話。

秦宇沒有吭聲,在看李玉基的反應,再決定是否要再解釋的清楚一些,李玉基終於開口道:“此舉雖是緩慢,但是確實有效,比起以聖人之禮教化異族,往往直接從衣食住行入手更是容易,秦侍郎,好,好,好。”

李玉基連說了三個好,秦宇聽李玉基這麼一說,知道這皇上應該理解的差不多了。

李玉基雙臉露出一絲紅暈道:“秦侍郎,好一個“縱”,還有第三個字嗎?”

秦宇點了點頭道:“第三個字“師”。”

李玉基道:““師”?”

秦宇道:“對,正是“師”,師夷長技以制夷。”

李玉基眼睛一亮:“師夷長技以制夷?秦侍郎,快快請講。”李玉基顯然對這句師夷長技以制夷非常感興趣。

秦宇道:“遼人戰力強於我大楚有二,一是常年征戰,經驗豐富,二是遼人的的騎兵兇悍,遼人善騎,在平原作戰,騎兵往往更佔優勢,如果我們要增強大楚的戰力,必須要學習遼人的騎射之術,並趁這幾年和遼人大量的糧食交易換回足夠的遼人的馬匹,再偷偷請一些遼人的教頭來教習我大楚的軍隊遼人的騎射之術,如果我大楚的騎兵能習得遼人的騎射之術,加之有足夠的遼人的馬匹,以我十倍於大楚的軍力,縱使戰力比遼人稍弱,一戰下來,勝算亦是大於遼人。”

李玉基不停的點頭,神情興奮,喃喃道:“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句話說得好,秦侍郎,好一個“師”字。”

李玉基心情居然有些激動起來了,快聲道:“秦侍郎,可還有第四個字?”

秦宇低頭道:“第四個字就只有等了,等一切時機成熟,多管齊下,方可畢其功於一役,只要這幾年我們精心謀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老是穿進同一本書

卜喵

我的桃花姑娘

桃子草莓笑

傾狂召喚師,妃要逆天

妖怪殿下

豔情短篇合集

一意孤行

我為人族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