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部分,三國驍將,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點位魏延部嚮導。
劉雄鳴在成都安生住下之後就自己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做“劉雄。
魏延所部萬五千人。這其中近半數兵馬是剛剛從西線抽調回來的無當飛軍,計七千人。既然散關、陳倉一線已經告破,那麼再把無當飛軍留在西線就晏得有些浪費了。
餘下八千人則是魏延多年在漢中苦心練出的山地步軍,他在到任漢中太守位子的第一天起心中就產生出了奇襲長安的想法。而且魏延清楚地知道,無論是走子午谷還是走斜谷亦或是快增援上庸一線,自己都需要一支慣於在山地間行走打仗的部隊。他沒有資源去從容組織起一支如無當飛軍這樣的精銳力量,他能夠做的只有盡全力的去練出一支這樣的部隊來。
所以,也便有了眼前的這八千兵馬。
與無當飛軍相比,這支兵馬的戰鬥力要弱上一個檔次,畢竟與無當飛軍將士十幾二十年積累下的生存本能相比,區區幾年的刻苦記練還太小兒科了些。
但這是一支由純粹的漢人組建起來的山地步兵,意義不同非常。
這一次劉曹大戰,魏延早早的就看出了一絲眉目,是以還在大軍調集之中時。就向成都的劉備上了一封奏表:長安兵馬主力外懸於外,其內空虛。延願得精兵一支幹,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即可抵長安。夏侯淵若聞某驟至,比當驚慌失措。某卻從東方而來,主公亦可驅兵士,沿渭水而進。如此相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 魏延的這封奏表讓劉備頗是心動。諸葛亮看後進言:“此非萬全之計也。文長欺中原無名將之英,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伏兵截殺。非惟兵馬受害,亦大傷我軍銳氣。決不可用。”
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可劉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