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鐵血帝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元和手中的石頭最後在地圖中砮城右邊的一個位置停了下來,嘴角勾起了一絲笑意,左看右看,李珂要是想要行這引蛇出洞之計,就只有這裡是最佳的埋伏地點了。只是雖然猜出了李珂埋伏的地點,可偏偏李元和卻不能拿李珂怎麼樣,所能做的,也只有不上當而已。要是真的下山去和大周軍拼的話,這八千人恐怕還不夠對方塞牙縫呢。
不過總算李元和也能夠確定李珂不敢就這麼真的放棄攻打砮城,要不然被斷了後路的話,這兩萬多的大周軍全都要死在後秦國內。李珂一生用兵謹慎,是絕對不敢行此險招的,相信若是李珂發現自己的計策沒有成功,便會掉過頭來圍攻砮城了,那李元和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守住砮城就是了。
李元和當即鬆了口氣,將手中的石塊一丟,站起身來,徑直朝著官邸外走去。雖然已經定下了應對之策,但現在砮城也不是李元和一個人說了就算的,最起碼還要和王也他們商量一番,而且廖東元、馬桓久居砮城,要死守砮城的話,他們兩人的意見也是不能不聽的。
而就在李元和前往尋找王也等人商議的時候,在砮城以西三百里的大周國與後秦國的邊界上,一座營寨燈火通明,正是大周軍安置在這裡的軍營。那李元和所派來的斥候若是現在在這裡,就會發現,這營寨內的兵馬比起昨日他們所查探到的兵馬又多出了不少。
大周國內共有兵馬十萬,這次曾慶為了攻打後秦國,已經決定從各國調撥兵馬四萬,餘下的六萬則是全部聚集在前唐國和燕國的邊界上,以防兩國偷襲。只是這兵馬分佈在大周國各個城池之內,要調撥妥當也需費不少時日,所以才會在這邊界上停留。
而作為大周國的統軍大將,李珂自然是早早地就趕到了這裡,一直到今日,聚集在邊界上的大周軍已經有兩萬三千餘人,其中還包括了李珂一手訓練出來的青鋒騎。此刻李珂正在軍營中最大的營帳內處理軍務,這兩萬三千餘大周軍都是從大周國各地調派過來的,這匆忙之間,要處理的軍務可是多如牛毛,李珂可是忙得連晚飯都沒有吃。
剛剛處理完了關於這兩天糧餉的事宜,李珂這才從面前這一大堆的卷宗當中抬起了頭,長長地舒了口氣。作為大周國排名第一的大將,李珂的長相卻是頗像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面板白皙,眉清目秀,加上那下巴處整齊的長鬚,若李珂身上那青色的重甲換做一襲長袍的話,簡直就和一名書生沒什麼兩樣。
雖然李珂現在連四十歲都不到,可是這麼些年來,為大周國耗費了太多的心血,使得李珂臉上已經勾畫起了不少皺紋,兩鬢也已經是一片花白。只是從李珂那一雙星目當中,閃爍著堅毅地目光,顯示著他那身為軍人所特有的堅強。
李珂長長嘆了口氣,卻是丟下手中的筆墨,伸手拭去眼角因為疲勞所滲出的一些淚水,這也是因為李珂常年勞累所犯的眼疾。這些年來,李珂勞心勞力,身上早就有了不少隱患,只是李珂卻是沒有那個時間好好休息,治療這些頑疾。如今南方七國的局勢雖然看上去很平穩,但暗地裡卻是潛伏著不少殺機,大周國在南方七國當中根本算不上是強國,李珂作為大周國的大將軍,每時每刻都要擔憂著大周國的局勢。
這次大周國入侵後秦國的行動,其實李珂心底卻是並不願意大周國出兵。後秦國雖然陷入了混亂,但是爛船也有三分釘,後秦軍強絕南方,又豈是那麼容易可以攻下來的?若是在後秦國折損了太多兵馬的話,只能是消耗了大周國原本就不多的實力。
只是這後秦國混亂,對於其他諸國來說,一樣是個機遇,別的不說,光是那蜀國和大昌國就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若是眼看著其他幾國趁機攻取了後秦國,豈不是要坐視對方變得強大?對於大周國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訊息。無奈之下,李珂也只有向曾慶建議,出兵攻打後秦國,他所能夠做的,也只能是幫著儘量減少大周軍的損失。
“末將劉多顯!求見大將軍!”就在李珂心中感慨的時候,一聲粗狂的聲音從營帳外響起,不過在沒有得到李珂的允諾之前,這把聲音的主人卻是沒有走進營帳內的意思,可見李珂在這些大周軍將士心目中的地位。
聽到這把聲音,李珂先是一愣,隨即臉上也是浮現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當即便是喊道:“進來吧!”說完,李珂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面前的桌子上的卷宗實在是太多了,乾脆伸手就將這些卷宗都移到了地上。沒有了這一大堆的卷宗,李珂的面前也顯得是清爽了不少。
得到了李珂的允諾,那營帳的簾門馬上就被掀了起來,只見一道勁風捲過,一個高大的身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