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部分,鐵血帝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笑,轉身望向了眼前的這般景緻,心中依舊是感慨萬分。
在李元和麵前的,是一片連綿不絕的山脈,只是這山脈算不得高,上面鬱鬱蔥蔥,種滿了青松。清風襲來,那些松針隨著風而擺動,帶起一陣沙沙的響聲,就像是一首悅耳的曲調。而隨著那陣清風拂過山崗,迎面吹向了李元和的時候,卻是帶來了一股發自青松的清新香味,讓人不由得精神一振。而遠處一排大雁正排成整齊的佇列,在空中滑翔而過,不時發出鳥鳴聲和那青松的沙沙聲相互交錯。
選擇在這樣的一個畫境隱居,果然不愧是高人啊!李元和心中感慨著,而對那位大賢則是越發的憧憬了,恨不得馬上就找到那羅老夫人所指的三棵梧桐樹。當即,李元和便是轉頭對身後的子弟兵說道:“留下十五人看守馬車,剩下的都跟我進山崗!切記,千萬不可鼓譟,莫要惹惱大賢!”
“喏!”得到李元和的吩咐之後,當即便是從隊伍中分出了十五人,留守在馬車周圍,而剩下的數人則是跟著李元和騎馬奔入了山崗。
進了山崗當中,李元和更加感覺到這世外桃源的幽靜美妙之處,若不是身負重任,李元和恨不得現在就丟下一切,乾脆學著那位大賢一樣在這裡隱居,度過餘生,豈不快哉?當然,這也只是李元和一時興起罷了,就算是沒有那些重任,李元和心中的那些抱負也不會讓他甘願一輩子都守在這裡。
而正如之前那名樵夫所言,這白風崗上還真的沒有多少戶人家,李元和等人走了兩三個時辰,卻也只是碰到了三戶人家而已。而這三戶人家別說是門前的梧桐樹了,甚至沒有一戶是姓楊的。連續三次遇挫,讓李元和不由得有些沮喪,但那大賢的**,還是讓李元和重振鬥志,繼續朝著山崗中走去。
“李管事!”走了半晌,忽然一名子弟兵眼睛一亮,指著遠處對李元和喊了起來。雖然已經到了天河河岸,但這裡畢竟距離金鄉鎮很近,所以李元和便讓子弟兵都喊自己為李管事,免得暴露了行蹤。那子弟兵朝著李元和喊道:“李管事,你看,那裡好像有戶人家!”
李元和聞言便是順著那子弟兵的手指望了過去,果然,在松樹之間,隱隱約約能夠看到一股正在嫋嫋升起的炊煙,顯然是有戶人家正在做飯。
找到了下一個目標,李元和也是不由得大喜,連忙對著那名子弟兵做了一個誇讚的手勢,緊接著便是喝了一聲,縱馬便朝著炊煙的方向奔去,那幾名子弟兵自然不敢怠慢,也是紛紛緊隨其後。很快,李元和等人便來到了目標所在的位置,這是一間看上去十分簡陋的茅草屋,用圍欄在茅草屋前面圍出了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前面也是很簡單地用兩塊木板搭成了一扇木門。
在院子內,一名男子正一把一把地抓著一些穀物丟在地上,給那幾只雞餵食。而從茅草屋內還不時傳來了有節奏的切菜聲,看來是這家的女主人正在做飯。李元和等人縱馬趕至,那急促的馬蹄聲卻是打斷了這戶人家平靜的生活。男子抬起頭望向了院子外面,而女主人也是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好奇地走出了茅草屋。
李元和等人趕到了這茅草屋外,便是止住了坐騎,而李元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左右觀望,想要找到羅老夫人所指的那三棵梧桐樹。不過讓李元和感到失望的是,在這茅草屋周圍全都是青松,根本就找不到什麼梧桐樹。
不過李元和倒也沒有因此而放棄,畢竟那羅老夫人也只是這麼形容,說不定那三棵梧桐樹已經被砍掉了也不一定,並不能因為沒有樹,就不是李元和要找的人家了。當即,李元和便是翻身下馬,帶著一絲期望走向了那茅草屋。
還未等李元和上前敲門,那男主人便已經開啟了那簡陋的木門,滿臉疑惑地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到這裡有什麼事嗎?”
李元和也不能確定眼前的這名男子是否就是自己要找的大賢,所以禮數上也不敢怠慢,當即便是朝著那男子深深地一拜,說道:“在下姓李,來此是為了找人,敢問這位先生可是姓楊?”
那男子見到李元和行了這麼大一個禮,連忙就閃開一邊,說道:“這位先生,你恐怕是找錯人了,我不姓楊!”那男子雖然只是一名山間的農戶,但眼力還是有的,一眼就看出李元和身上的衣物都是上好的面料製成,可見面前這人絕對不是普通人物,生怕對方因為找錯了人而惱羞成怒。不僅是他,就連剛剛走出茅草房的女主人見了,也是滿臉驚恐,在這山間女子的樸素想法中,那些城裡的貴人都是脾氣壞得很,若是開罪了那些貴人,倒黴的只能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
當然,李元和也不會因此而遷怒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