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部分,鐵血帝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族的先輩為金族訓練騎兵的經驗所集。只不過這本書李元和到現在還沒有看,而是將精力全部放在了另外兩本書上。這倒不是因為李元和對這本《騎兵要術》不重視,而是現在李元和還沒有回到後秦國,手中沒有兵,就算是看了書中的內容,也沒有辦法進行實踐。還不如等回到後秦國後,拿自己的那一營部下好好訓練一番,說不定也能為後秦國訓練出一支堪比大周國青鋒騎的軍隊!

想到這裡,李元和就不免想到那位首次讓李元和吃到敗仗的大周將領李珂,李元和不由得用力握了握拳頭,等著看吧!我李元和總有一天會一雪前恥的!

“將軍!”這時,一名子弟兵從船舷旁走到了李元和身後,對著李元和抱拳說道:“馬上就要靠岸了,不過,那岸上似乎有不少人馬,將軍是否要做些什麼準備?”

李元和點了點頭,擺手對那子弟兵說道:“準備還是要的!你去傳我的命令,讓兄弟們都把武器裝備好!雖然現在我們還是盟軍,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喏!”那名子弟兵當即便是對著李元和行了個軍禮,應下李元和的命令,便是快步退了下來。這些子弟兵都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雖然在北方呆了這麼多年,但南方人特有的對水面的適應性,讓他們並沒有什麼暈船之類的病症。

說起著渡河,李元和從金鄉鎮外的北河岸出發,沿著天河一直南下。這渡河卻並不是就直接從北河岸橫渡到南河岸那麼簡單。雖然天河廣闊,但兩岸之間的距離最多也不過四五里左右,若是能直接橫渡的話,只需要花上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夠渡過天河。可實際上,天河自西向東一萬多里,能夠直接橫渡過河的地方卻是少之又少。金鄉鎮的渡口並不包括在內,所以李元和他們所用得渡船從金鄉鎮渡口出發之後,只能是一邊南下,一邊順著河流向東漂流,尋找渡口,而最近的一個渡口,就是眼前這位於大周國與前唐國交界處的三角渡口。

當然,李元和也可以選擇沿著天河一路向東,直接駛到後秦國邊境的砮城渡口。但那樣做的話,李元和就要做好可能被遼軍的渡船發現的危險。而且天河的水流也並不全都是像這段河流那般平靜,要是碰到一些險峻的河段,很有可能會導致船翻人亡。所以從三角渡口靠岸,是李元和最好的選擇。

眼看著船越來越靠近河岸,那河岸上黑壓壓的一片軍隊終於露出了真實面目,看著那隻軍隊中飄揚的“唐”字旗,李元和不由得笑了起來。果然被楊白猜中了,看來這楊白還真不愧是成名已久的鬼將啊,光是這份洞察力就足以讓李元和佩服。

想起了楊白,李元和卻是不由得想起了楊白之前在出山時所提的那個條件。卻又是有些想不通了,這楊白當年明明就是後秦國的將領,而且還是羅天寒大將軍手下的四員虎將之一,算得上是後秦軍中的高階將領了。到底當年發生了什麼事,會使得楊白這樣一個高階將領對後秦國竟然有如此的芥蒂,情願到李元和手下當個沒名沒分的幕僚,也不肯出任後秦軍的正式將領?

這個問題,李元和之前也不是沒有問過楊白,不過看楊白的要死不活的模樣,李元和就知道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之後李元和也試過旁敲側擊的辦法,先問了問關於他為何會離開後秦國到了金鄉鎮來隱居,這一點楊白倒是沒有隱瞞的意思,很乾脆地告訴李元和,他當年事奉了羅天寒大將軍的軍令,護送羅老夫人回金族的。可是至於他為何在護送了羅老夫人到達金族之後,卻選擇留在了金族,沒有回到後秦國,楊白馬上又是閉上了嘴不肯說了。

楊白這種油鹽不進的態度,讓李元和恨不得馬上操起長槍和他大打一場。無奈之下,李元和也只有將心中的疑問全都按了下去,反正這楊白還是在他手下做事,等到了以後再來慢慢詢問吧!再不濟,李元和到時候再把孔令叫上,有孔令的幫忙,李元和還不信撬不開楊白的那張嘴!想到這裡,李元和不由得呵呵笑了起來。

而眼看著船馬上就要靠岸了,這時,從岸上突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的喊聲,這喊聲就彷彿像是炸雷一般,直接就打斷了李元和的傻笑:“敢問船上的,可是後秦國遊擊將軍李元和李將軍?前唐嚴德龍受貴國國主之託,前來迎接將軍!”

烽煙起蕭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嚴德龍

嚴德龍!這把聲音傳到渡船上,可是把船上所有人都給驚住了,就連平常都是板著一張死人臉的楊白,也是有些慌張地從船艙內跑了出來,和李元和一道站在船頭,朝著岸上遙望。

南方七國的各個開國國主都各有各的故事,像後秦國國主贏嚴,是從大秦帝都逃出來的嬴氏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