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爭奪臺灣: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表明蔣介石願與中共“談一談”。
許孝炎考慮再三後,當即提出3個人選,分別是:曾任立法院院長的童冠賢、秘書長陳克文、現任立法委員宋宜山。蔣介石反覆權衡後,選中了宋宜山,派他到北京去探聽虛實,以開啟國共僵持的局面。
蔣介石為什麼選中宋宜山呢?其一,宋宜山是蔣的學生,自南京中央黨務學校畢業後,派往英國,歸國後一直在中央黨部工作,曾任中央候補委員,經過長期考驗,是忠於蔣介石,忠於國民黨的;其二,宋宜山是臺灣立法委員,為所謂“中央民意機構”代表,身份比較靈活;其三,宋宜山的胞弟宋希濂是國民黨高階將領,被解放軍俘虜後,關在戰犯管理所改造,宋宜山到北京去,可以說是去探親;其四,宋宜山為湖南人,而中共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以及負責統戰工作的李維漢、中共派往香港活動的章士釗亦是湖南人,利用鄉情進行對話,比較方便。
一次沒有成功的國共談判(4)
1957年4月,宋宜山自香港經廣州乘火車到達北京,章世釗、唐生明(曾與蔣介石爭雄中原的唐生智的弟弟,也是湖南人)到車站迎接。宋宜山到北京的第三天,周恩來在北京有名的飯店東興樓“宴請”宋宜山,由唐生明作陪。當然,這次“宴請”宋宜山,周恩來是以在飯店中見面的方式安排的。他親切地笑指著唐生明對宋宜山說:“唐生明是國民黨人,也為共產黨做過很多好事,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時,為共產黨提供過槍支彈藥和物質,營救和掩護過一些傷員,共產黨始終不會忘記自己的朋友。”隨後,周恩來又談起宋宜山的弟弟宋希濂,說宋希濂是抗日名將,他在滇西通惠橋指揮的戰役重創日軍,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還說今年是宋希濂50歲生日,讓宋宜山去看看胞弟,這使宋宜山深受感動。
最後,話題轉到國共和談方面,宋宜山告訴周恩來,臺灣派他來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共關於和談的意向。周恩來聽後意味深長地說:“總的說來,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裡,我們都是一家人嘛。抗戰勝利在重慶談判時,蔣先生就說,大革命的時代,國共兩黨的同志們曾在一個屋裡開會,共一個大鍋吃飯。希望我們還會在一起合作。具體問題,李維漢先生跟你商談。”
會談結束時,周恩來還深情地提到了童冠賢,並回憶了他過去與童冠賢的友誼,說他早年在國外時很苦,曾得到過童冠賢的幫助。周恩來對宋宜山說,你與童先生共過事,你回香港後,請一定轉告童先生,歡迎他回國定居。周恩來還表示,中國共產黨歡迎滯留海外的人和愛國人士回祖國考察、觀光、探親、訪友,更歡迎他們回國工作,並表示來去自由。
周恩來一席話,使宋宜山如沐春風,過去對共產黨的種種疑慮一掃而光,與共產黨的距離也一下子親近了許多。他表示回去後一定宣傳新中國的成就,併為國共再度和談而盡力。
不久,在周恩來安排下,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出面與宋宜山商談,就第三次國共合作、祖國統一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協商。李維漢提出了中共關於合作的具體條件:
(一)兩黨可以透過對等談判,實現和平統一;
(二)臺灣可以作為中央政府統轄下的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三)臺灣地區的政權仍歸蔣介石領導,中共不派人參與,而國民黨可派人到北京參加中央政權的領導;
(四)美國軍事力量撤離臺灣海峽。
李維漢還表示,國共兩黨可先在香港進行談判,如能實現,他將率團前往。
宋宜山對中共所提條件沒有表示異議,他說回臺灣後,將向蔣介石報告,併為促成兩黨談判而努力。
宋宜山在北京期間,在章士釗、唐生明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工廠、農村,遊覽了故宮、頤和園,還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探望了他的胞弟宋希濂,宋宜山見胞弟在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生活都很不錯,也十分放心。
當時,反右鬥爭尚未展開,大陸正廣泛宣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又加之號召和平統一祖國,整個政治氣氛和社會面貌顯得很有生氣,給宋宜山以欣欣向榮的印象。
5月,宋宜山回香港,章士釗、唐生明等人到車站送行,他們握著宋宜山的手,情意深長地說:“希望再見到你,是陪同國民黨更高的官員前來談判。”宋宜山笑了,他也充滿信心地說:“我們會再見的。”
宋宜山回香港後,蔣介石並沒讓他回臺灣當面彙報,而是讓他先寫書面報告。宋宜山即寫了一篇一萬五千字的報告,交許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