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冰心傳 作者:肖鳳,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是一個不分明的夢。

不分明裡要它太分明,

我的朋友,

一生的憂患

從今起了!

珍惜她如雪的白衣,

卻仍須渡過

這無邊的黑海。

我的朋友!

世界既不捨棄你,

何如你捨棄了世界?

讓她鶴一般的獨立,

雲一般的自由,

水一般的清靜。

人生縱是一個夢啊,

也做了一個分明的夢。

沉思——沉思,

沉思裡拋了枯枝,

悠然的看自己

地上月中的影子。

——《解脫》

冰心的詩作,象她的散文一樣,文字清麗,構思別緻,意境雋永;尤其是她的《繁星》和《春水》,更是真摯,親切,富有藝術魅力。這種溫柔、細膩,而又微帶著憂愁,微含著哲理的詩風,正象冰心的為人和性格一樣,令人感到可愛、可親、可敬,同時又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所以,有人在熟讀了冰心的詩作之後,會說她是一位詩人;而有人在看完了冰心的清新優美的散文之後,又稱她是一位散文家;而從冰心以“問題小說”步上文壇看,又稱她是一位小說家。

無論是她的詩作、散文或小說,在思想風格與藝術風格兩方面,都充分地表現出了冰心“這一個”。那就是:有一種互相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擾著大學時代的冰心——使她在歌頌快樂的時候,也不曾忘記了憂愁;在歌唱幻想的時候,也不曾忘記了失望。這種互相矛盾的心理,逐漸地形成了冰心許多斷斷續續的思想和觀念,於是它們便象深深的流泉一樣,從冰心那顆聰慧的頭腦裡,潺潺地流向她那清秀的筆端。

十分了解冰心的茅盾先生分析得好:

冰心女士把社會現象看得非常單純,她以為人事紛紜無非是兩根線交織而成;這兩根線便是“愛”和“憎”。她以為“愛”或“憎”二者之間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標。她這思想,完全是“唯心論”的立場。可是產生了她這樣單純的社會觀的,卻不是“心”,而是“境”。因為她在家庭生活小範圍裡看到了“愛”,而在社會生活這大範圍裡卻看見了“憎”。於是就發生了她的社會現象的“二元論”①

①茅盾:《冰心論》

冰心傳第六章 留學

第六章 留學

美國不是我的國,沙穰不是我的家。

——冰心:《山中雜記》

每一個剛剛獲得了大學畢業證書的姑娘,大概都會經歷一種心花怒放的心境,何況是在二十年代初期,女大學畢業生猶如鳳毛麟角的時候呢。所以,當1923年的初夏,二十三歲的冰心,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從燕京大學本科畢業,並得到了金鑰匙——“斐託斐”名譽學位——的獎賞的時候,她的心情是非常快樂的。

尤其令她高興的是,幾乎就在同時,她又得到了燕京女大的姐妹學校——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這在她的同時代人中,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她在大學本科畢業之後,立即準備東渡太平洋,到大洋彼岸去繼續求學。

離國之前不久,年輕的女作家剛剛開始在《晨報副鐫》的《兒童世界》欄裡,發表她的《寄小讀者》通訊。這一組優美的、獨具風格的散文,後來成了冰心最主要的代表作,流傳久遠,名震遐邇。這是年輕的冰心當時不曾預料到的。她在這一年的7月25日寫的《通訊一》裡,鄭重地向她的小讀者們宣告:“小朋友,我要走到很遠的地方去。我十分的喜歡有這次的遠行,因為或者可以從旅行中多得些材料,以後的通訊裡,能告訴你們些略為新奇的事情。——我去的地方,是在地球的那一邊。”同時,她也懇請自己的小讀者,能夠想念著她:“我走了——要離開父母兄弟,一切親愛的人。雖然是時期很短,我也已覺得很難過。倘若你們在風晨雨夕,在父親母親的膝下懷前,姐妹弟兄的行間隊裡,快樂甜柔的時光之中,能聯想到海外萬里有一個熱情忠實的朋友,獨在惱人悽清的天氣中,不能享得這般濃福,則你們一瞥時的天真的憐念,從宇宙之靈中,已遙遙的付與我以極大無量的快樂與慰安!”

冰心雖然從年紀很小的時候起,就經常跟隨著母親南來北往,對旅行並不陌生。但是,過去的幾次遷徙,都是與家人廝守在一起。即使是在路途上,也從未離開過母親和兄弟一步,仍然享受著天倫之樂和手足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