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部分,小道士筆記,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理說不可能啊,一個正常的寺廟都有護廟神守衛,孤魂野鬼是無法靠近的,這兩個鬼娃是怎麼做到的?

太師父坐下端起一碗齋飯吃了起來,幾位師叔也端起碗吃了起來,我看他們都吃的挺香的,也跟著端起碗吃了起來,因為三天肚子沒進糧食了,實在太餓了。

一吃果然是齋飯,有飯菜的香味,尚有餘溫,不是這倆小鬼變出來的。

修行的人吃飯是不能說話的,我們默默的吃完了飯,那位老頭才說:“幾位客人吃的可好?”

太師父自然知道齋飯的來源,但是不便說破,只是含糊其辭道:“很好,很好……”

老頭見我們面色有些不太自然,就坦然道:“其實這飯菜不是我們自己做的,是附近寺廟借來的,想必幾位高人已經猜出來了吧。”

太師父微微一笑說:“我們出家人不講究這些,有碗飯吃已經感謝不盡了。”

老頭說:“其實你們不必多慮,都是修行的人,我不會讓你們吃不乾不淨的東西。這飯菜絕對不是偷來的,的的確確是向寺廟借來的飯菜。”

太師父點了點頭,沒有啃聲。老頭嘆了口氣說:“唉,說是借的,其實是也是寺廟裡的施捨供養……五里外有一個寺廟,名叫慧覺寺,我跟慧覺寺的方丈釋塵大師有些交情,他可憐我,允許鬼娃隔三差五的去寺廟取些飯菜回來,因為寺廟的供養,我才能活到今天。”

聽了老頭的話我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兩個鬼娃能夠在寺廟取到飯菜,原來是寺廟裡的方丈跟著老頭有交情啊!

聽了老頭的話,我們都覺得吃了老頭的齋飯有些過意不去,太師父說:“原來先生是向高僧友人求的齋飯,這頓飯當真是來之不易,無功享用,惟恐罪過。不知先生可否有需要我們幫助的?我等一定盡力而為!”

“到了我這一步,已經無所求了,只是愧對我一身所學,愧對崑崙法脈,現在最大的願望也就是魂歸崑崙。”老頭說到這裡,一臉期待的看著太師父,似乎有所求的樣子。

太師父聽了老頭的話,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我不知道這老頭是什麼意思……魂歸崑崙?

據說道家弟子死後才能魂歸崑崙,這老頭想要魂歸崑崙,那也只是死後的事情了,況且像他這樣遭到天譴的人,能不能魂歸崑崙還是兩說,因為崑崙法脈對於逆天行事的門徒也是不能容忍的。

“請問先生是那年生人,名諱法號……因何犯了天禁?”太師父忽然問道。

聽了太師父的話,我暗暗吃驚,因為太師父剛才說的話是犯規矩的,道門中人相見,有三步問的規矩,一不問壽,二不問俗事,三不問家常籍貫。

因修道之人追求的是長生不逝,南宮昇仙,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為,道行高低本與俗齡大小無關,故道不言壽。道人以道為事,忌言行無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貫。

所以道門中人相見,不管男女,也不管年齡大小,一律互相稱為“道長”,只問求真玄機,莫問俗事。

我們進了茅屋之後一直沒敢多言,就是因為老頭也是修行中人,所以不敢多問,像太師父這樣的人不可能不懂道門的規矩,為何向老頭問起這些犯規矩的俗事呢?

“我是清朝末年生人,姓什麼叫什麼我也搞不清楚……”老頭不但沒有怪罪,反而一臉欣慰的向太師父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來這老頭是個孤兒,身世極為悽苦,那一年家裡鬧災荒,父母只好帶著他外出逃荒,以求活命。

一路上兄弟姐妹都餓死了,最後連他父母也餓死了,當時他只有一歲多,又是冬天,大雪紛飛的,他父母臨死之前互相摟在一起,把他捂在懷裡,所幸沒被凍死,正好被一個路過的老道士發現,將他抱回山中的道觀收養,從小就當了道童。

因為父母早亡,他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等他開始懂事兒的時候,師父賜他法號:玄真子。

玄真子從小跟著師父學習玄法,尤其深得師父的陰陽地理術數真傳,十幾歲的時候師父就經常帶著他走街串巷的看風水,做道場。

玄真子雖然在道門長大,但卻長得眉清目秀,出落的一表人才,十九歲那年,師父帶著他給一個大戶人家做法事。

玄真子跟師父來到這家的府邸,發現硃紅大門兩側擺放著一對兒石雕的貔貅,看起來齜牙咧嘴威風凜凜的,一看就是一個門第很高的富貴人家。

後來他才知道這家大戶人家富甲一方,主人姓鄭,人稱“鄭大善人”,五十多歲,家裡十分殷實,十幾位太太,雖然妻妾成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