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小道士筆記,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師父嘆息著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作孽啊……這是無法靠近崑崙的人。”
我有些不解的看著太師父,他的意思好像是此人做了什麼孽,所以無法靠近崑崙,結果大頭朝下,橫死在這裡了。
但凡橫死之人,必有惡因,其因不在今生就在前世,所以我也不好猜度這人,總之他是一個修行者,可惜死在了近在咫尺的崑崙山前。
“翻過這道冰川,我們就到了崑崙山下了!”太師父的聲音有些激動。
我心裡也激動了起來,整整走了半個月,終於要走進崑崙了!崑崙,在風水地理上有“華夏之門”的說法,也就是說崑崙是華夏大地的風水門戶,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橫亙於新疆與**之間,向東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宛如一道橫空出世的巨龍。
眼前雲霧瀰漫,巍峨的群山覆蓋著白雪,蜿蜒起伏的猶如一條蒼龍在翱翔九州,上至蒼穹,紫氣繚繞。我們雖然無法看到崑崙的全貌,但是崑崙的氣勢足以讓我們感到震撼。
大家活動了一下身體,就繼續穿越這道冰川,直到中午的時候,我們才穿越了這道冰川,來到了崑崙山腳下。
崑崙山下又是一番情景,既是夏天也是不冷不熱,這裡的空氣清淨如洗,一塵不染,猶如仙境一般。
太師父開始囑咐我們:“崑崙乃神屬之域,我們要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隻螞蟻都要敬重,切勿有輕視之意!”
我們連連點頭,不敢大意,以太師父這樣的人進入崑崙都這麼謹慎,我們更是小心翼翼,充滿了崇敬之情。
崑崙雖然有萬山之祖,萬法之門的說法,但卻是人跡罕至之地,並沒有被商業開發。
我還以為崑崙山下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沒想到我只看到崑崙周圍陸續出現了少量朝拜者,但是人數並不多,甚至有些冷清,他們已都換上了法衣,大多是道士裝扮,準備進山祭拜。幾百年才輪到一次的玄門盛會,並沒有我想想的那麼壯觀。
“太師父,怎麼沒有什麼人呢?”我好奇的問道。
太師父微微一笑說:“你以為跟趕廟會一樣的?這種盛會又沒人有主持,也沒有普通人參加,都是來的來,去的去,公開露面的都是一些名門正派,這些門派才有多少,再說他們朝拜之後就走了,隱秘門派只能在晚上朝拜,好多宗門你是看不到的。”
聽了太師父的話,我才明白過來,這跟我想象的反差很大,事實上這才是玄門的事情,它畢竟不是廟會,沒有香客和俗世的人參與,也沒有人主持,而是各門各派零散的祭祀活動。
“走,我們去洗一下風塵,把法衣換上!”
太師父說完,就帶著我們來到山腳下的一處山泉之地,用清水洗去臉上的風塵,然後開啟包袱對我們說:“把衣服換上!”
月真道長帶著他的幾位女弟子,到另外一個地方換衣服去了,說是“換”衣服,其實就是把法衣罩在身上而已。
因為這種地方是沒法脫衣服的,再說這些“法衣”華而不實的,只是某種神秘力量的象徵,真要當衣服穿,還是不行的。
穿上法衣之後,太師父對我們說:“等一下我們就進山門了,別人祭祀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盯著看,因為大家祭祀的時候都會祭寶,盯著人家看會引起誤解!還以為你們有覬覦之心,搞不好會引來殺身之禍!”
“那我們怎麼查詢天鑰盤啊?”
我心裡有些矛盾,太師父讓我藉著這次盛會,乘機查詢太古羅盤—天鑰盤,可是這種祭祀這麼零散怎麼查?
“用第三隻眼睛去查,我們有三天時間,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被查到,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太師父說。
我以為有專門的執事主持主持這樣的盛會,然後各門各派有條不紊將本門的寶器放在祭臺上,這樣我就可以一覽無餘了。
沒想到這些人來的來的,去的去,毫無規律可言,有些隱秘門派甚至在晚上祭祀,更是難以發覺,既是人家把寶貝祭出來,晚上我們也看不清楚。
換了法衣之後,我們都是正規道士裝扮,太師父看了看我說:
“我們是隱秘門派,白天不適合進山祭祀,我們這麼多人如果進山不祭祀,必然會引起懷疑,所以檢視天鑰盤只能你一個人進去了,記住,千萬不要盯著人家看。”
我點了點頭說:“放心吧,太師父!”
說著大搖大擺的進了山門,進了山門之後,我就看到有人正在祭祀,一群人跪著,由一個上香童子持香唸咒,一絲不苟的做著祭祀儀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