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唐史演義,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都,容待下回說明。
契丹入寇,武氏三次出師,迭用諸武為統帥,武三思偷安榆關,武攸宜逗留漁陽,武懿宗退保相州,無一有用材。卒至塞外喪師,至再至三,乃徒改萬榮為萬斬,盡忠為盡滅,犬雞之誼,何當撻伐。彼盡忠之死,萬榮之誅,亦賴天心之不欲絕唐,而因出一默啜以牽制之耳。豈武氏之威靈乎哉?武氏知諸武之無用,固未敢易嗣,而來俊臣之惡貫滿盈,自速其死,酷吏去而賢臣進,然後唐室方有轉機,鸚鵡入夢,諷諫有人,狄公以外,復有吉頊,天之有意扶唐,於此益見。故本回事蹟,乃反周為唐之一大關鍵也。
上一回目 錄下一回
□ 作者:蔡東藩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eshunet/
第三十五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
卻說武氏用二張言,乃遣職方員外郎徐彥伯等,召廬陵王哲至東都。廬陵王與韋妃諸子,一併詣闕,入朝武氏。武氏留居宮中,佯稱為他療疾。狄仁傑因事涉詭秘,尚覺懷憂,進入宮求見,武氏與語廬陵王事。仁杰道:〃陛下既召還廬陵王,何故未得一見?〃武氏道:〃卿尚疑朕麼?〃隨即呼廬陵王出幄。仁杰審視果確,才下拜頓首道:〃王已還宮,人未曾曉,怪不得議論紛紛,還疑是假了。〃武氏乃令廬陵王出舍龍門,備禮迎還,中外大悅。武承嗣以計劃失敗,鬱鬱不樂,竟至成疾。次子延秀,因武氏指婚胡女,親迎屆期,不得不遣往突厥。武氏復令閻知微署春官尚書,與署司賓卿楊齊莊,齎金萬兩,帛萬匹,偕延秀同行。鳳閣舍人張柬之入諫道:〃自古到今,未有中國親王,娶夷狄女,還請陛下詳察!〃武氏不省,且出柬之為合州刺史。至延秀到突厥南庭,承嗣已一命嗚呼,長子延基襲爵,本應稱為嗣魏王,武氏因犯承嗣諱,特改號繼魏王。二名不偏諱,武氏改嗣為繼,全然是宦官宮妾醜態。承嗣早死數年,還算幸事。突厥可汗默啜,聞延秀到來,先召入閻知微。知微即將禮單奉呈,由默啜驗收畢。默啜竟變色道:〃我女應配李氏,奈何來一武家兒?我突厥世受李氏恩,聞李氏盡被屠滅,只有兩子尚在,我將發兵輔立,俟得正位,送女未遲。〃金帛已收,女卻不嫁,還要說出絕大道理,令人拍案叫絕。這一席話,說得知微面色如土,不由的跪下叩頭,籲請如約。你說和親可恃,究竟靠得住否?默啜笑道:〃汝何必多慮,儘管留居我國,我便許汝為南面可汗,可好麼?〃知微聽得〃可汗〃二字,又不覺喜出望外,拜謝而起。默啜叱令左右,將延秀拘住,不準入見,且寫了一封責問書,遣楊齊莊折還。武氏正靜待和親訊息,忽由齊莊返謁,報稱突厥悔婚狀,且呈上來書。武氏一瞧,不禁大怒,看官道他書中寫著何語?乃是數武氏五大罪,列述如下:
(一)是前時所給谷種,俱系蒸熟,布種不生。 (二)是金銀器多系偽劣,並非真物。 (三)是突厥可汗,曾賞給中使等緋紫,俱被武氏剝奪。 (四)是彩帛統系疏惡。 (五)是突厥可汗貴女,當嫁天子兒,武氏小姓,門戶不敵,休得妄想結婚。
最後結語,乃是進取河北,南下勤王,將反周為唐等情。氣得武氏這張粉臉,青一塊,紅一塊,幾乎象個黑煞紅神。當下派司屬卿武重規為天兵中道大總管,又是一個武家兒。右武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總管,幽州都督張仁亶為天兵東道總管,統軍三十萬,出征突厥。再遣左羽林大將軍閻敬容李多祚,為天兵西道後軍總管,將兵十五萬為後援。各軍依次出發,渡河北進。
默啜已自率十萬騎,南向擊靜難平狄清夷等軍。靜難軍使慕容玄崱,迎降默啜。默啜遂入圍媯檀等州,又分兵攻陷定州,殺刺史孫彥高,及吏民數千人,再進兵趙州。刺史高叡與妻秦氏,募集吏民,及所有家奴,執械守城。默啜見刀兵森列,旗幟嚴明,倒也不敢輕攻,乃令閻知微至城下招降。知微一面招諭守吏,一面與番眾交手蹋歌,示歡樂狀。守將陳令英登城俯語道:〃尚書位任非輕,乃供虜役使,且與虜蹋歌,得勿知愧否?〃知微道:〃人生但求行樂,何必拘拘名節。我教你等出降,便是此意。〃全無心肝。高叡也在城樓,即用箭射知微,知微慌忙引退,回報默啜。默啜即引兵圍城,高叡夫婦,日夕巡守,不敢少懈。偏長史唐波若,潛為敵應,引入虜兵。也想去蹋虜歌麼?虜眾紛紛登城,叡與秦氏,知不可守,仰藥待死。經虜眾舁見默啜,默啜示以紫袍金獅子帶,且與語道:〃降我賜汝官,否即就死。〃叡還顧秦氏。秦氏道:〃酬報國恩,正在今日。〃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