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部分,我的回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草擬決議文時上下其手,這次大會沒有扭轉忽視反帝的傾向,
特別漠視日本侵略的危險;更抹殺了國民黨反日本侵略和作為民族派的積極效能;又誇大了
土地改革的作用,錯誤地移植了蘇維埃這個政權公式,因而先後釀成了中共內部許多糾紛。
例如立三盲動路線,米夫、王明的蘇維埃路線,毛澤東的遊擊主義和我自己對中共中央的反
抗等等。
除以上說到的政策的漏洞外,大會另一個重要表演,是促進了黨的團結云云。但這只是
表面的文章。我們一致透過了新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名單;除陳獨秀因未到會落選外,中央委
員包括向忠發、瞿秋白、張國燾、周恩來、李立三、蔡和森、項英、顧順章、鄧中夏、羅章
龍、毛澤東、任弼時、盧福坦、陳潭秋、彭湃、蔡暢、王仲一等,尚有候補委員李維漢、羅
登賢、王若飛、鄧穎超、餘飛等。
大會閉幕後,新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新的政治局:布哈林、米夫等人,
認為這是一件大事,都親身出席參加。當組織新政治局議案提出時,有一位委員首先表示:
“應淘汰原有的政治局委員,另行選舉新人參加。”他的理由是:“舊有委員都犯有嚴重錯誤,
而且彼此不和洽。”布哈林起而回答說:犯有嚴重錯誤的同志,仍是黨內最好的同志;除沒有
參加大會的人(按即指陳獨秀),只好置之不論外,其餘的都有資格參加政治局。他並且極誠
懇的表示:如果沒有原有政治局委員參加,或者沒有反對過去中央的人參加,都不能組成一
個有力的政治局。米夫跟著不加說明的就提出了一張七人的名單,即:向忠發、瞿秋白、張
國燾、周恩來、蔡和森、李立三、項英等七人。這個名單就在各個委員不願引起新的辯論的
情形下,無異議的透過了。
米夫接著表示:這個新政治局的委員提名,是共產國際經過慎重考慮而決定的。現在既
已透過,共產國際表示非常欣慰,按照中共的成規,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的提名,應由上
屆中央政治局提供出來。這次由共產國際直接提出,當然含有否定瞿秋白中央的意義在內。
米夫看見進行的情形頗為順利,因而進一步提議說,共產國際認為最好由向忠發同志任書記,
瞿秋白張國燾兩同志留在莫斯科,任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李立三同志任組織,蔡和森同
志任宣傳,周恩來同志任軍事,項英同志任工運。米夫這個提議,也迅即獲得一致透過。
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