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我的回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的包圍部署並不算得嚴密,就是發生更大的戰鬥,我軍也可能有其他辦法與敵周旋,但循
小路溜走,究竟是當時最便利的途徑。敵軍卻白辛苦一場,毫無所獲。追擊我們的敵軍數量
顯然減少了,他們經過長期的行軍作戰,特別是在山嶽地帶行進,顯得疲勞不堪,掉隊的極
多,現在又不能如願以償,更顯出了垂頭喪氣的狼狽之態。
我軍的避戰行動,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當我們乘夜透過這條小路向北行進時,因道路
崎嶇狹窄,僅能容一人一騎通行,前進速度極低,直至翌晨,我軍的“大行李”還是沒有通
過(“大行李”是軍中通用的俗語,主要是指炊事班和炊事工具),敵軍的機關槍卻已射到小
路上來了。為了避免人員的傷亡,我軍迫得放棄難於運輸的炊事工具,讓炊事人員迅速的跑
過去。此後,失去了炊事工具,我軍就只有借用民間的鍋灶了。這樣一來,引起了許多困難,
而且因此降低了我軍的政治紀律。
56/166
… Page 393…
《我的回憶》第三冊
與我軍爭奪這條小路的蕭之楚部,疲憊不堪,行動相當緩慢,但因奉著嚴令,仍積極向
我掩護部隊進攻。我軍志在迅速透過小路,無意與敵糾纏,因此,我們掩護部隊的數量很少,
最前線的一排只有官兵共二十六人,不幸在這次山頭爭奪戰中,全部陣亡。他們完成了阻攔
敵人前進的偉大任務而捐軀,使全軍大為感動,錫之為“英雄排”。敵軍至此知道我軍的英勇
鬥志並未稍減,便也就氣餒了。
那時已是九月下旬,秋風瑟瑟,我軍由鄂豫皖區而來一直都穿著夏服。透過高山隘路時,
全軍戰士都感覺寒冷徹骨,乃破例准許戰士在山地上燒玉蜀黍杆子取暖。添配冬服是我們燃
眉之急的問題。
陝鄂邊境的山嶽地帶,雖然利於與敵周旋,但異常貧瘠,糧食布匹均感缺乏。我們為了
解決冬服問題,乃向較富庶的陝南地區——丹鳳商縣雒南等縣行進。
我們這個大探險隊在這一帶過了一段流浪生涯,有時與敵軍玩玩捉迷藏的“遊戲”。當時
敵機偵查已大為減少。敵軍佔據了各個縣城和重要市鎮,並扼守要道,攔阻我軍前進。我軍
忽而向東,忽而向西,到處鑽敵軍的空隙,以小股游擊隊,四處活動,出沒無常,使敵軍窮
於應付。
我們要在陝南地區找尋立足之地,但旋即失望了。這一帶的糧食雖然不凡缺乏,盛產柿
子等類的水果,我軍幾個月來沒嘗水果滋味,乃大啖柿子,朵頤為之大快。但冬衣問題仍不
能解決。此地不產布匹,紡織手工業少的可憐,當地人民平素布料已經不足,自無力供給軍
用。而重要城鎮既為敵軍所佔,也無法從外地補充。
眼看嚴冬就到,冬服不能補充,我們便都要凍死陝南山頭,乃決定前往川北。但東面是
敵人勢力雄厚的地區,西面北面則氣候嚴寒,更不能獲得布料,我們必須由陝南越過秦嶺,
先到關中平原地區,將尾隨我們的敵軍吸引開去。翻過秦嶺進入漢中之後,再越過巴山而到
川北。這樣兜一個大圈子,才能擺脫無數的追兵,在川北立下足來。
釐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我曾求教於一位綠林老英雄。他住在商縣之北的一個村裡,是一
位年約六十的老者,當年是楊虎城等好漢的前輩,現時退休在家,務農為業,他熟悉這個廣
大區域的情況,對造反者也極為同情。
這位老英雄根據他的常識,再三剖析,認為到漢中地區是上策,但他說由這裡向西到漢
中都是險道,沿途給養不易解決,更要提防少數敵軍憑險扼守通路。如果路經關中,在翻過
秦嶺到漢中,要謹防關中敵軍據險阻攔。如果我們一停留,包圍的敵軍將愈聚愈多,更無法
解決冬服問題。他這些看法,堅定了我們必須直到川北去立足的打算。
我軍循著商縣通西安的達到前進。經臨潼西安南境,沿秦嶺北麓西行。在子午鎮與陝軍
作戰,在盩厔縣附近又與胡宗南部混戰一晝夜。胡宗南部尾追不捨,由漫川關跟蹤我們,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