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北大之父蔡元培,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士紳、報私仇。上海的總工會又在醞釀第二次武裝起義了,虞洽卿和黃金榮已接連向我求救,說再不清黨,江浙財團在上海的利益將發發可危。為此,我特地制定了一份行動綱領,供二位參考。”
蔣介石如獲至寶地接過文稿,目光貪婪地讀了下去。他一氣讀完後,又遞給拜把子弟兄黃郛,陰沉地發出一陣獰笑:
“好!人傑兄功不可沒。我不能為蘇俄和共產黨而北伐,與其說待攻下北京再攤牌,還不如趁早動手,清除心頭之患。另外,你提到的外交問題很重要,我已佈置專人在和日、英、美等國接觸。還有一個軍餉最讓人頭痛,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黃郛正沉浸在興奮之中,見他擊案讚歎道:“人傑兄真是大手筆中國將為此翻開嶄新的一頁。真是寫得好第一,必須‘離俄清黨’,放棄‘聯俄容共政策’。第二,在外交上首先謀求同日本和英國的諒解,特別是不應該放棄日本這條路。第三,力爭早日克復滬寧,聯絡紳商,謀求東南穩定。第四,採取步驟聯絡北方馮玉祥、閻錫山,形成中心力量,以減少內爭而早日統一。至於軍餉問題,介石兄也不必過慮,由我親赴上海負責籌措。”
一個背離孫中山三大政策,發動反革命政變的行動綱領就這樣出籠一場國共兩黨最初的血腥較量,也由此拉開了沉重的帷幕。幾天後,張靜江和黃郭分別潛往上海,張以元老身份開始為清黨大造政治輿論,而黃郭卻充當起籌措軍費的總代理人。蔣介石是寧波人,又曾長期混跡於上海商界和黑社會中的寧波幫。黃郭先後拜訪了上海中國商會主席虞洽卿,黑社會首領和法租界巡捕頭領黃金榮,他們都慷慨解囊歡迎蔣氏接管上海。黃郭又將蔣要求更多財政資助的密信捎給中國銀行副總裁張嘉嗷,又一下子籌集了數十萬銀元的鉅款。
國民革命軍薛嶽所部於2月18日佔領杭州的捷報,把蔣介石攻佔上海的計劃大大推進了一步。白崇禧又迅速將部隊推進到距上海僅47公里的戰略要地嘉興,雙方都在為這場迫在眉睫的大戰加緊準備。在南京,孫傳芳與他的新盟友張宗昌會晤,同意將上海防務交給魯軍。交接期間,孫的部下李寶章將軍仍留任淞滬警備司令。趁此機會,上海的共產黨領袖發動了持續五天的第二次工人武裝起義。起義顯然具有兩個目的:瓦解孫傳芳的後方以支援北伐,為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儘可能多地控制中心城市。李寶章無情地鎮壓了起義,派出他的大刀隊在上海大開殺戒。但是起義畢竟將數十萬工人捲入了一場偉大的政治鬥爭。不過,這也許恰恰為蔣介石尋求新的聯盟創造了條件。租界裡的列強、幫會黑勢力,終於和國民黨右派,結成了反蘇、反共、反對工農運動的鐵血聯盟。
坐鎮上海的張靜江成了發動這場政變的後臺老闆,他頻繁地在寓所召見各派勢力的頭面人物,代蔣下達各種指令。吳稚暉和李石曾恍如哼哈二將,一有空就往他府上跑。這是三月中旬的一個下午,剛午睡醒來的張靜江心裡不踏實,又打電話叫來了吳稚暉。他神情焦慮地說:
“我們這盤棋已下得險象環生了,現在只要走錯一著,將全盤皆輸。為了對付我們,武漢的三中全會掀起了捧汪倒蔣的高潮。上海的共產黨又將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估計他們會搶先接管這座城市。我們怎麼辦?我已親自給姓汪的去信,勸他捐棄前嫌,儘快回國,與蔣合作。另外,我想請你起草一份‘清黨’議案和‘護黨救國’的通電,在必要時提交中央透過。今天還想與你商量一件事,我們究竟該以什麼名義提請‘清黨’?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策略。”
他說完後疲乏地低垂下頭,心緒不寧地在客廳裡來回踱步。吳稚暉不愧是位搖羽毛扇的軍師,稍一沉思便胸有成竹地說:
“此事牽涉到中外輿論,人選至關重要。軍界和政界都不宜出面,最合適者還是由我們這些擔任中央監察委員的黨國元老出面。”
張靜江在一架紫檀木的古玩櫃前停住他聽得很仔細,卻神情淡漠地摸出一件乾隆官窯瓷盤,又怏怏地拿起一隻洪憲瓷瓶,說:
“也只能這樣不過我們幾位與蔣關係太密,口碑也不怎麼樣,就像這不太值錢的洪憲文物。而蔡元培既是學界泰斗,又有道德文章,真好比是一件天下公認的官窯器哩。但是真要拉他入伍,恐怕還得費一番功夫”
吳稚暉被他的譬喻惹笑了,他老謀深算地也眨了眨鬼眼,陰笑道:“此公有三大弱點,一是容易被人左右,尤其是老朋友。如我去看他,說在大街上見到了三條腿的狗,他可能還將信將疑。但如果你和李石曾也這樣說,他就必信無疑二是他天性反對暴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