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部分,虎豹騎,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廣魏四郡,早有人報之董卓,董卓大驚,連忙聚集眾臣商量對策。
負責長安防衛的高順和張遼一直為沒讓他們倆參加攻打金城和安夷之戰而耿耿於懷,此時見到如此機會,而呂布箭傷又未痊癒,二將索性主動請纓,表示願意前去擊退高沛和楊柏之軍。
董卓道:“如今長安防衛全仰仗二位,二位此時切不可輕舉妄動。”
正在董卓苦思良將之際,一將突然出列,董卓定眼一看,乃遼東襄平人徐榮也,此時位居中郎將之職。
徐榮作戰勇猛,當屬一員猛將,但是董卓看到他主動請纓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應。不為別的,只因他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而那公孫度到達遼東後,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初平元年(190年),他趁中原地區群雄並起,各地軍閥無暇東顧之際,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
所以每次當有官員對董卓說公孫度在遼東如何猖狂的時候,董卓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當初推薦他的徐榮。
史料上曾記載徐榮曾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大軍,以此觀之,在董卓麾下,他應該屬於和高順、張遼之輩並駕齊驅的猛將。
徐榮在投靠董卓之初也頗得董卓的信任,但是也正是因為他推薦錯了人。使他幾乎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武威人段煨見除徐榮之外,牛輔、董越、張濟、樊稠等人皆是默然,遂道:“在下願意前去會一會那高沛和楊柏,只是還請董相允許徐將軍和在下一同率兵前往。”
就在董卓猶豫不決的時候,李儒突然道:“依在下之見,劉璋突然讓高沛和楊柏率大軍攻打天水、隴西、南安、廣魏四郡。無非就是為了信了那坊間傳聞,如若董相出兵應之的話,那劉璋今後和我們必將勢不兩立。在下以為董相可以先遣一能言善辯之人到陣前對高沛和楊柏言之以理,如若不成,再動兵也不遲!現在袁紹既得冀州,又覬覦青、平二州,且其已懷不臣之心,欲另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君。所以在當前情況下,董相宜儲存實力。應對袁紹。”
董卓嘆了一口氣道:“如今馬伕已得漢中,李傕和郭汜雖然打敗馬騰,得了涼州,但是他們二人帶去的人馬亦損失不少。如若袁紹等人再在中原為所欲為的話,本相為之奈何?”
張濟和樊稠見自己表功的機會來了,連忙說依仗李儒讓各路諸侯募兵以衛漢室之計,他們已經得到新兵四萬,並在加緊訓練。
董卓聽他們倆這麼說後。方才頗感欣慰。
在聽從了李儒的建議派人前往高沛和楊柏軍中當說客之後,為保險起見。董卓特地派人快馬加鞭前往武威,讓李傕和郭汜留人馬駐守武威後便率大軍趕往益州之北。
而對於牛輔、董越、段煨、徐榮等將領,董卓則是安排他們分兵駐守潼關和函谷關,一方面防中原諸侯西進,另一方面則是為抽身攻打袁紹做準備。
話說董卓所派的說客到達廣魏郡之際,高沛和楊柏已經率著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天水和隴西二郡。待他來到高沛和楊柏軍中之時,楊柏幾乎沒有給他任何說話的機會,就直接拔劍將其殺了。
對於楊柏的這種無視他的舉動,高沛甚是不滿。但是楊柏卻是道:“他來此地,無非就是勸我們退兵!但是眼前既得二郡。焉有主動放棄之理?”
高沛怒斥道:“本將軍乃堂堂徵北大將軍,尚未開口,你竟然直接將其殺了,你眼中還有我這個徵北大將軍嗎?”
楊柏見高沛發怒,且自思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遠遠不及高沛,連忙跪拜在地道:“末將也是為楊牧州報仇心切,還望將軍見諒!”
高沛哼得一聲走出帥帳。楊柏就知高沛不會將其怎麼樣,況且他此番出戰,其實是張魯下的一盤大棋,如若不是高沛跟著的話,他完全可以左右這五萬大軍,而張魯、閻圃、趙韙、楊松等人內應的話,那麼益州將是他們的天下。
現在雖然沒有按照他們原來的計劃進行,但是楊柏明白,只要他和高沛率著這五萬大軍在此地多呆一天,張魯等人在內起事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而自高沛和楊柏率軍北征之後,張魯府中黑夜如晝,往來大臣甚多。楊懷見情況不妙,幾次向劉璋稟明此事,但是劉璋皆置之不理。楊懷一氣之下索性私自召集將士以備不測。
按照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