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農業中華,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崛起,東北軍也有分化的趨勢。軍閥混戰。就讓它更加混戰好了,打起來中央軍才有機會一個一個收拾。
夏糧收穫。河套地區的一部分老百姓徵用前往陝西,主要打通漢中到廣元的交通。
而一批從湖北湖南江西來的學生到了陝北,一方面是為了建設煤電企業和石油化工企業而打基礎,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研究人員對草原環境以及毛烏素沙地植樹種草治理沙化進行考察和研究。建築大軍也要修建一條從榆林到東勝的綠色長廊。
湖北的牧業在這二十年來有所恢復,從事農牧業的人口比例增加。
所以也有一些牧民沿著交通線向北走到了草原,而這些牧民同時也大多是養蜂人。湖北牧民多半養山羊,因為山羊吃的食物很雜,除了草,也吃一些樹葉。所以交通線已經足夠養活它們。
開始蒙人和回民對這些陌生人非常牴觸。但是在牧區的工作組說:你們也可以沿著交通線往內地流動啊,全天下有草場的地方就是你們的牧場。要知道牧場不比農田,牧場是國家的,不允許私分牧場,也不允許建立圍欄把牧場分隔開來。
同時,佟麟閣建立一隻騎兵師,騎兵師裡有一半是從湖北的騎警和通訊兵中挑選出來的。隨著無線電的運用,通訊兵數量大量減少。所以他們加上牧區的徵兵來的少年們建立一隻騎兵師。
這隻騎兵師也在利用交通線進行奔襲作戰訓練。
“騎兵,不只會在草原上打仗,馬匹只是你們的交通工具。你們必須要熟悉各種條件下的作戰,包括城市巷戰。”這些通訊兵大多都跟著部隊師團級幹部,見得多。聽得多,想得也多。騎兵師的師長孫連仲也在向他們學習,雖然他不用把單兵作戰技術學得那麼精,但是熟悉部隊戰士的戰法卻是一個指揮官必須要做的。
“騎兵,光學會砍殺是不行的。因為在裝甲兵的機關炮,野戰軍的神槍手面前,你們就是靶子。他們可以利用各種地物進行隱蔽。而我們一旦衝鋒。就只能依靠馬匹和速度保住性命。所以有人說騎兵是落後的兵種。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只能說單純的衝鋒與砍殺是落後的戰法。而騎兵高機動性不受地形和道路限制,能夠裝備更多的武器,因為我們有我們的夥伴,馬。所以,騎兵註定會是威力強大的突襲兵種。”
張鐵梅是軍事學院指揮系的學院,是軍馬場出生的少女。她專門研究騎兵戰術,現在已經是團參謀了。
湖北軍隊中女兵很多,但是一線作戰的女兵並不多。張鐵梅算一個,全身武裝的她身上至少有幾十斤重的裝備。長短槍火箭筒一應俱全,她的馬匹上的東西也多,甚至還有十把一尺多長的飛刀。而她的另兩匹馬上出了馱著單兵帳篷、糧食和彈藥。
每人三匹馬,是這隻特殊的騎兵師的特點。
這批湖北兵給孫連仲和蒙古漢子們帶來的震撼是難以比擬的。出了超好的體力和讓人眼花的戰術動作以外,他們和馬匹的親密關係也是一大特點。
這些馬根據需要,都是不同品種。戰馬高大,速度快,不過耐力差點。馱馬衝鋒速度慢,但是耐力很好,能夠長時間奔跑。所以大多數時候,這些士兵都像一個牧馬人。全部武裝的牧馬人。馱馬在前,戰馬在後面溜溜達達。
他們每天都會親自餵馬匹,給馬匹洗刷身體,陪著馬匹玩耍。他們沒有把馬匹當成畜生,而是實實在在的夥伴。
開始,蒙古人還不服氣,要和這些士兵比摔跤。但是別人根本不跟你比,直接上來撂倒。一拳一腳,動作不大但是力量很大。而且他們熟悉任何人和動物的肌肉骨骼等身體結構。空手放倒一匹馬都很容易。何況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
騎兵師也吸引這些北方人想去南方看看。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出去的人,半數會因為南方的繁華留在南方。而來到草原的南方人大多都不走了,他們要完成改造草原的任務。
張春也在草原上,牽著兩匹新民軍馬場送給他的兩匹小馬。
身後是一個騎兵排以及一個調查組的馬群。
調查組身上的武器不如騎兵多,但是也不少,他們只是沒有火箭筒這些重武器而已。而身上多了匕首和一些刀具。
子彈總有用完的時候,但是刀不會。能夠進草原調查組的都是三星學員。這是為了考慮草原上會遇到狼群。
“草原生態要比農耕區要好。這一代牧民和牲畜減少後,會很快進化。毛烏素沙地實際上是過度農耕的結果,農業太過單一,嚴重破壞物種平衡。”調查組的組長介紹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