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部分,宋時行,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尹只看得有些頭昏。
心中苦笑:只喝個茶而已,怎地這麼麻煩?
這也是他前世心性影響的緣故,若在這個時代,這漫長的過程,也是品鑑一個人修養和心性的過程。後世社會浮誇,除那少數人之外,誰有那時間在這裡磨性子。
好在玉尹這性子也是經過磨練的,心裡雖說有些煩躁,但臉依舊平靜如常。
完成了這一系列的程式之後,才算是真正開始。
這個時候,便是要考較果果茶藝的時候宋代茶藝,分為點茶和分茶。而點茶,便是而今最為流行的一種技藝,其中包括了炙茶、碾茶、羅茶、烘盞、侯湯、擊拂、烹試等一整套程式。這個過程,甚至比那前戲還要麻煩,更能磨人性子。
便比如炙茶,就是把陳茶放在微火烘烤,以收取香濃、色鮮、味醇的效果。
果果早已經準備好了工具,把茶葉放在微火烘烤,神情極為專注。
“小乙哦,我這樣稱呼你,勿怪。”
朱絢突然開口,打破了先前寧靜。
這也是品茶時的一個習俗,當點茶人開始忙碌的時候,其他人趁著等待的功夫,可以商討事情。這叫做工作娛樂兩不誤,許多官員最喜歡在這時候來討論事情。
玉尹忙道:“朱公子勿客套,小乙怎會見怪?”
“休要公子公子喚我,大郎和三郎,都喚我二十六郎,小乙便也這般稱呼。”
朱絢沉吟一下,笑道:“先前大郎他們開設開封邸報的時候,我並不知這是小乙的主意。所以今次請小乙來,便想要請教小乙,這開封邸報,究竟該如何操辦?”
果然,正題來了。
玉尹想了想,沉聲道:“開封邸報這名字,不好。”
“呃?”
李逸風忍不住道:“怎地不好?”
“太呆板,有侷限性。
你這報紙冠以開封之名,便註定了不少人失去興趣。而邸報二字,更是一個老大麻煩。你想想看,既然是邸報,我幹嘛要花錢看你的?大可以去宮門收看便是。
所以開封邸報這四個字,從一開始便起的不好。”
“小乙的意思是”
“改名!”
“如何改?”
“小底這幾日,也在考慮這個事情。
思來想去,倒真個想出了一個名字,還請大郎與二十六郎評鑑則個。便叫做‘大宋時代週刊’如何?”
“大宋時代週刊?”
李逸風和朱絢聞聽一怔,而高堯卿也來了興致。
“大宋者,便是我大宋朝以此為名,凡與我大宋有關的事情,皆可以報導,至朝堂風雲變幻,下至市井小民生活瑣事;內有我大宋疆域所至,外有與我大宋毗鄰異族,無一不可報導。如此一來,這個內容就涵蓋甚多,更使人感受大氣。”
“說的好!”
高堯卿忍不住讚歎道:“不瞞大郎,你們那開封邸報自家也看過兩次,只看那名字,便覺得無甚趣味。裡面的內容也是混亂的很,大都是老調重彈,也沒甚新意。
所以看了兩回之後,便不想再看。
倒是小乙這個名字聽著大氣,若我不知道,必然會買來一觀。”
這句話說的李逸風老臉一紅,吭吭哧哧道:“你懂個甚,我們喚開封邸報,自然有我等深意。若依著小乙這說法,無一不可報道,那豈不是會降低了品味?”
玉尹笑了!
“大郎以為,買這報紙的,除了朝堂的官員之外,還有誰人?”
“這個?”
“這便是定位的問題。
范文正公曾說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為官者,當心懷百姓,所那市井瑣事中,可以看出而今百姓生活狀況,還有他們的心態以及情緒,這豈不正是為官者所要留意之處?除此之外,尚有那太學生,院學子,以及那些商人,販夫走卒,他們同樣也在關心朝堂,從未因位卑而忘去憂國之心。
所以我們的報紙,從一開始便要涵蓋所有。
位高者可知民間疾苦;位卑者,也能明君之辛勞。
時代者,世代也!唐詩人高適不就做過‘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的詩詞嗎?這時代二字,除了寄託了我們對大宋朝能世代延綿的美好期望之外,更有貼近時勢之意。人言十年為一代,我們所評論的一切,所報道的一切,都與大宋休慼相關。
這也是我們最初的期望!
至於週刊二字呵呵,則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