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部分,宋時行,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武松搔搔頭,赧然而笑,“武二是個粗人,斗大的字識不得一籮筐。所以這大宋時代週刊,武二也只是聽人說過,但卻沒有看過還請哥哥恕罪。”
“呵呵,玉都監便是那大宋時代週刊的創始者。”
“啊?”
雖然不知道那大宋時代週刊究竟有何神奇處,但聽上去總覺得有些不一般。
武松隨時一介武夫出身,但是對讀書人,卻非常敬重。
否則也不會當初高權一聲召喚,他二話不說便去做了都頭,更為高權出生入死的打拼。
臉上,頓時流露出敬重之sè。
武松道:“卻不知,哥哥還有這等本事。”
“宋金之爭,乃是必然。
至於何故,自家也不好說明,武提轄可一旁靜觀。總之,我請武提轄去環州,也有私心作祟。便是希望武提轄能好好協助智深長老,為我在西州,打出一條商路。”未完待續
第249章 風雲突變
宣和七年六月末,驕陽似火。
杭州城裡一派喧鬧,望仙橋頭更是人聲鼎沸。
人擠人,人挨人,熱鬧的不得了。杭州百姓聚集在望仙橋兩側,看著一隊兵馬正雄赳赳,氣昂昂從軍營中行出。玉尹跨騎暗金,卻未頂盔貫甲。虎出長刀斜插馬背後兜囊裡,那虎頭刀柄在陽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奇詭的光毫。在他身後,是何元慶和吉青兩人,身披甲冑,氣宇軒昂。
何元慶胯下一匹王追,馬鞍橋上掛著一對梅花亮銀錘。
吉青則騎著一匹棗紅馬,一杆大槍橫在身前。高寵率領五十名騎軍,緊隨玉尹身後,魚貫而出。再往後,便是王敏求手下的二百弓箭手,以及董先率領的四百名步軍。
陳東和趙不尤,率領四百雜兵走在最後。
這些雜兵,多不入軍籍,更多是充當雜役角色。
但不可否認,這些人的戰鬥力並不低弱。趙不尤確是個有真本事的傢伙,這四百雜兵被他訓練的,竟絲毫不比杭州都監關勝的官軍,甚至還隱隱有壓制官軍的趨勢。
也難怪,雜兵的裝備精良,遠非官軍可比。
玉尹為這支兵馬,可謂費盡了心血,耗費巨資打造而成。
他自己投入了三萬餘貫不說,更得到了龐萬春送來的五萬貫生辰綱,全部投入軍中。
宣和七年三月,蔡京被徽宗皇帝罷黜。
同月,十萬貫生辰綱在常州附近的奔牛鎮外遭遇劫持,三百餘官軍以及那位蔡府使者潘通。被強人全殲。無一人逃脫。這件事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雖說蔡京被罷黜,但他經營多年。黨羽眾多,所以生辰綱被劫走,造成了很大的轟動。
兩浙路從上到下。鬧得沸沸揚揚。
各路官軍頻繁出動,追查強人下落生辰綱是在常州被劫走,但杭州一樣被捲入其中。關勝更奉命率部入莫干山剿匪,在玉尹的幫助下,他成功找到了龐萬春留下的營寨,更收穫了龐萬春丟棄的輜重軍械,也算是成績斐然,立下大功。
龐萬春,早已經抵達開封。
並且在肖堃凌振等人聯手操辦下。順利落戶於開封城外,牟駝崗附近。
之所以落戶牟駝崗,是因為這裡是柳青名下的田莊。龐萬春從常州劫來的生辰綱。除了送給玉尹五萬貫之外。自己也留下了五萬貫。用三萬貫從柳青手裡買下了一塊田地,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旋即又用一萬貫辦妥了他手下二百黑旗箭隊的戶貫。並且順利混入御營,搖身變成了御營官軍,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所以,關勝攻下龐家寨,未費吹灰之力。
但於杭州府而言,龐家寨便好像一個卡在哽嗓咽喉的魚刺。而今去向不明,也算是解了心腹之患。李梲興致勃勃將此事上報,並得到了上司的讚賞,心情愉悅。
這段時間來,似乎也只有這件事最讓他感到舒暢。
李梲算是明白了,想要奪回應奉局的兵權,恐怕也不太容易。
應奉局裡,有趙不尤給玉尹撐腰,更得到了官家的認可。更不要說,望仙橋兵營上上下下,已經被玉尹牢牢掌控。他便是想要奪回兵權,怕也沒有那種能力
與其這樣,倒不如和關勝打好關係。
在上奏關勝戰績的時候,李梲著實好一番讚譽。
反正這花花轎子大家抬,抬得越高,與大家都有好處。
於是乎,關勝得了一座空寨子,到了李梲的奏表中,就變成了殺敵百十人,賊囚落荒而逃,下落不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