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部分,宋時行,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連徽宗皇帝都讚不絕口,還在那畫上題字,也算一位大家。
誰都知道,張擇端是一個畫家。
杭州美景眾多,身為一個畫家自然會沉迷於此,流連於湖光美景之中。
而張擇端呢,每次出門都會帶著工具,好像採風一樣四處走動。全無半點目的。剛開始的時候,李梲還對他留意。可很快的,他便沒了興趣,放任張擇端走動。
玉尹道:“大郎準備何時動手?”
“明天便是熬年守歲,大郎決意在明日動手。”
“那就是說,我今天便要和那位智賢長老接觸嗎?”
張擇端苦笑一聲,點了點頭,那意思便是:你說的沒錯!
雖然不清楚。這智賢長老是什麼意思。可玉尹卻不得不去。既然是決意要解救武松,少不得便需走這一回。想來智賢長老也沒甚惡意,否則大可以直接拒絕。
“這位智賢長老。有何愛好?”
“哦我倒是和他接觸過兩次,此人一心向佛,不過聽人說。他對音律也頗為痴迷。”
“對音律痴迷?”
玉尹一怔,沉吟片刻後,站起身來。
“既然如此,我便走一趟六和寺,與這位長老見一回便是。”
張擇端點點頭,便轉身出了書房,讓家中長隨備車。高世光不在,張擇端便充當起了大管家的角色,許多事情都是經他手來安排。
玉尹換了一身衣服。又讓人帶上枯木龍吟古琴。
既然這智賢長老愛好音律,想必從這方面下手應該不成問題。而這音律,恰恰是玉尹最擅長的領域,當然不可能輕易放棄。上了馬車,玉尹突然取了一封銀子與張擇端。
“大兄,這些錢回頭轉交給施大郎。”
“嗯?”
“張帆開得那方子,我也看了其中不泛名貴藥材。以大郎家的狀況,怕是擔負不得太久。這些銀子便與他使用,若不夠的時候,再與我拿便是。告訴他,不必擔心使錢。怎地也要支撐到三月才好。”
張擇端聞聽,也不客套。便把銀子收好。
玉尹敲了敲馬車的門框,隨著車伕一聲吆喝,馬車緩緩行駛起來。
+++++++++++++++++++++++++++++++++++++++++++++++++++++++++++
杭州的道路,大體上好過開封。
畢竟,這開封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次擴建和改造,接到寬窄不一,崎嶇不平。
而杭州呢,雖經歷過戰火,但卻保持完好。
畢竟是當初吳越國國都所在,其城市的規模和設計,比之開封城,有很大的優勢。
陽光明媚,卻無法驅趕走空氣中那陰冷潮溼的氣息。
坐在馬車裡,玉尹忍不住緊了緊衣襟,靠在廂壁上,閉目沉思。
張擇端在馬車出了車馬門後,便下車走了。
他還要去見施全,把銀子送到施全手裡,自然不會和玉尹同行。出城之後,空氣忽而變得格外清新,玉尹讓人把車簾挑起來,便坐在車中,欣賞沿途的美景。
六和寺的所在地月輪峰,原本是吳越國的皇家園林,佔地面積廣袤。
山門建在月輪峰下,一座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便隱藏在這一片山水之間,透出濃濃禪韻。
玉尹抵達六和寺的時候,山門外冷冷清清。
馬上就是年關,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過年等到正月初一,守歲結束之後,這佛寺的香火,就會變得格外興旺。玉尹從馬車上下來,有長隨背起了琴囊,緊隨在他身後。
沿著長長的門階一路走到山門外,卻見山門緊閉。
玉尹上前叩響山門,片刻後便聽上門內傳來腳步聲
緊跟著,一個小沙彌探出頭來,用一種極其稚嫩,又帶著絲絲吳儂軟語的口音道:“施主,有何貴幹?”
“啊,小長老,敢問智賢長老可在?”
“你找主持長老啊他在的。”
“還請小長老代為通稟,就說杭州應奉局都監玉尹,特來拜會。”
小沙彌答應一聲,復又關上了山門。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聽山門內傳來腳步聲陣陣。山門開啟,當先走出一名老僧。
看年紀,這老僧約六旬上下,鬍鬚灰白。
不過,氣色極好,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透出一抹不同凡俗的氣概來。
“那位是玉都監?”
“啊,長老,在下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