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部分,宋時行,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橋鎮一戰,已使得曹榮恐懼萬分。
雖說愛子喪命,可是那宋軍的神秘火器,也讓他心中有了陰影。
只不過,他不好說畏戰不前,只把決定權交給了郭藥師。郭藥師沉吟片刻,正要開口,忽聽大堂外腳步聲傳來,一名阿里喜闖進大堂,跪在郭藥師跟前說道:“將軍,方有探馬回報,郭橋鎮方向火光沖天,宋軍火焚郭橋鎮。正朝著廣濟河退卻。”
宋軍,退了?
郭藥師眼珠子一轉,立刻喝令道:“傳令三軍,即刻出擊,天亮之前務必趕到郭橋鎮。”
他回過神,沉聲道:“元皋,我知你此刻心中悲慟,便不用隨我出擊。
便留守期城。等待大太子前來。我這便率部追擊,說不得要為元皋報仇雪恨”
曹榮聽罷,雖有意跟隨,可是見郭藥師態度堅決,也只好應下。
郭藥師不再猶豫,大步走出大堂,點起兵馬,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朝郭橋鎮方向趕去。郭藥師這一走。縣衙大堂上再次變得冷清起來。
曹榮走到門廊上,看著庭院中如絲縷一般的雨霧,輕輕嘆了口氣。“莫非這老趙官家,氣數未盡嗎突如其來的郭橋鎮大捷,伴隨著朝陽升起,傳遍大街小巷。
“早就知小乙是條好漢,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那是自然,否則焉能稱之為馬行街玉蛟龍?”
人們在坊市間交頭接耳,更有那好事的人,還專門編出了段子。在瓦肆之中傳播。
一時間,玉尹之名在開封府,人盡皆知。
相比之下,樞密院就顯得有些尷尬。
他們是在卯時得到戰報,剛上早朝。這訊息就傳遍開封。
最讓李綱尷尬的,還是皇宮裡竟提前得到了訊息太子趙諶在昨夜便呈報欽宗皇帝,更言玉尹是受了他的指派,奉命前往郭橋鎮阻擊金軍,並且大獲全勝。
趙桓自然萬分高興。鬥志也隨之高漲,連日來的惶恐更一掃而空。
“太子年幼,卻心繫國事。
玉尹不愧太子提攜,倒真個做了好大事情。”
“既然這玉尹如此厲害,何不重重獎賞,也好讓天下人知道,官家抵禦虜賊的決心?”
皇后朱璉頗為罕見的發表了意見,更讓趙桓拿定主意。
所以,在早朝之上,趙桓竟率先提出要獎賞玉尹,李綱倒是沒什麼反對意見,但是汪伯彥李邦彥以及張邦昌等人,卻不禁把玉尹恨得牙根發癢。官家已決意死戰,這時候再說什麼議和的話題,勢必要被官家看輕。可是,這些人對玉尹又無可奈何。玉尹隸屬殿前司,更是太子趙諶的人,顯然不可能在這時候找他麻煩。
不過,李邦彥等人雖無法攻擊玉尹,卻可以攻擊李綱。
“既然那玉尹在郭橋鎮大勝金軍,為何兵部到現在才得到訊息?
若是兵部反應及時,便是奪回封丘也並非不可如此一來,卻失了大好的機會。”
李綱在心裡叫苦不迭,玉尹前往郭橋鎮,是擅自行動,並非兵部安排。
事實上,當玉尹前往郭橋鎮之後,李綱便決意拋棄玉尹,全力在開封府進行備戰。
誰又能想到,玉尹竟然在郭橋鎮大獲全勝?
李綱這時候也有些後悔,如果他當時可以派出一支兵馬,哪怕是在廣濟河南岸屯駐,說不得真能奪回期城。這玉尹也是,兩場大戰結束之後才傳遞訊息,使得李綱想要有所行動,也來不及了。
趙桓道:“那玉尹而今,身在何處?”
李綱猶豫了一下,沉聲道:“玉尹所部在郭橋鎮連番苦戰,損失不小。
據細作打探,虜賊先鋒官郭藥師率先鋒軍兩萬兵馬,長驅直入,已抵達封丘縣城。
所以臣已下令,命玉尹棄守郭橋鎮,退守廣濟河南岸。”
李綱這樣說,也是為保全玉尹。
他擔心官家頭腦發熱,讓玉尹繼續堅守郭橋鎮,那玉尹到時候,怕真個是死路一條。
既然玉尹在心裡已經說了要棄守郭橋鎮,索性便由兵部,擔了這個黑鍋。
只是這筆帳,遲早要和玉尹清算果不其然,趙桓露出一絲不滿之色。
很顯然,他對李綱下令玉尹棄守郭橋鎮有些不滿。
不過而今虜賊兵臨城下,他還要依仗李綱作戰,自然不會怪罪李綱。
“李卿這一回確是有些保守了不過也罷,既然那玉小乙已經退過廣濟河,便讓他回來吧。
高卿,我記得玉尹好像是殿前司所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