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部分,相國,暖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為監國五載,後與王弟廷美為理國事,待十載,扶德昭登基執掌璽印,以興我大宋社稷。” 。 。
一邊,楊延昭雙目中也滿是驚駭,沒想到,金匱之盟竟不是捕風捉影,也不是流傳千古的謠言。
只是如今,這隱秘落到了他的手中,頓時覺得這小小的錦帛異常的燙手,趙光義執掌江山,而他更是立了太子,添了東宮之主,顯然已是大宋天下的新主人。
若是這錦帛一出,必定朝野震盪,太祖一脈定當是順勢而起,可他也會惹來殺身之禍,眼下,楊延昭也算明白了佛宗的算計,只是,很是不明白,佛宗何時與趙德昭走到了一起?
“六郎,該怎麼辦?”
柴清雲輕聲的問著,楊延昭很想脫口而出將這錦帛毀去,畢竟牽扯到宮闈爭奪之中,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至少,他沒有想過,也不願去想。
可是,嘴張了張,到了口邊的話卻是改了,“玉兒,此事幹系重大,還需再作商議,我明白你與燕王情誼非同尋常,只是如今將這錦帛拿出去,也難以助他重掌江山,反而會招來無妄之災。”
話語有些低,卻讓柴清雲心中滿是後怕,自小生在宮牆之內,當然明瞭這密詔出世的後果,沉思了許久,才點了點頭,“玉兒明白,可這錦帛該如何處置?那些佛宗之人已經懷疑了我,想來是不安全了,倒不如留在六郎身邊,rì後,或許能派上用場。”
“也罷,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錦帛放在玉兒這,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倒不如寄於我處。”
沉思了片刻,楊延昭將錦帛重新摺好,取出懷中的玉虛,四瓣翠綠的禪語印著如同脈諾的紋理,瓶口恰是空著,剛好將這錦帛放進其中。
將足以震驚世俗的密詔放入胸口,楊延昭又是與柴清雲囑咐了幾句,便在不捨中離去了,如今身在汴梁城,天子腳下,該有的禮數還是得遵守著。
畢竟柴清雲關係著皇家體面,縱使閩南一事趙光義沒有追究,可並不意味著他能夠明目張膽的留在郡主府。
走在寂靜的大街上,不時有一陣夜風襲來,倒是讓楊延昭驚駭的思緒平靜了許多,手下意識的摸著胸口,心中猛然生出眾多的疑惑。
趙氏江山乃是從柴家手中所奪,當年的往事,世人雖然不知,但他楊延昭怎能不知曉,而那親身經歷的趙匡胤怎能心中毫無芥蒂,將這密詔藏於柴清雲的紅妝之中?
更為想不通的是趙德昭與柴清雲情同兄妹,而佛宗的悟行每次都是大下殺手,哪裡有半分的餘手,這般說來,先前猜測趙德昭與佛宗有關聯,又有些說不通了。
月sè朦朧,星辰半隱,遠處,打更的聲音隨風飄來,楊延昭獨行在巷子的青磚小道中,腦子中滿是曾經所聽聞與趙氏的記憶。
恍然,只見他驚呼了一聲,面sèyīn晴不定,步伐也停了下來,消瘦的身影被穿過煙雲籠罩的幾縷月光拉長在粉磚青石上。
眉頭越發的彎蹙,楊延昭半晌才啞然失笑,好一個趙匡胤,果然是馬上打天下的君王,竟是這般大膽,將關係宋家社稷的密詔交給被他奪位的柴家後世,這分膽魄著實非同一般人。
這密詔給柴清雲,以柴、趙兩族的恩怨,試問,還有誰比柴清雲更合適拿著這密詔?
而趙匡胤要得便是她為報國仇家恨而拿出來,為rì後趙光義或者趙廷美竊權奪位留下一手防備,也為他後脈留了枚翻盤的棋子。
只是可惜他再怎麼深諳帝王權術,也沒有想到柴清雲會將密詔交給了自己,想到這,楊延昭不禁放聲笑了出來,“任你機關算盡又如何,不還是算不出那因緣際會!”
憤恨不甘,卻又暢快淋漓。
憤恨的是趙光義將柴清雲做了棋子,而不甘是為了柴清雲,也是為了自己,天地為棋,他楊延昭不過也只是任人擺弄的木偶,守不住過往,看不清將來。
可是如今,密詔到了他手中,這種掌握動盪趙氏朝堂利刃的感覺讓他又覺得很是暢快淋漓,縱使千謀百慮,費盡心機,到頭來,還不是被人輕描淡寫的給打亂?
笑聲中,楊延昭甩著衣袖往前走去,巷子深處,幾聲犬吠隨之響起,又是擾了幾多人的清夢。
穿過小巷,走上大街,前面,便是小院所在的巷子,巷口邊,那酒樓已經打烊,兩盞陳舊的燈籠在門頭隨風搖曳,微弱的燈火像是受著了驚怕,不斷的竄動著。
“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踩碎了夜中的靜謐,停佇回首,卻見前方斜對的右側巷子中駛出了一輛烏蓬馬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