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解放戰爭全記錄第一卷-和戰之間,做男人挺好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守城部隊的頑強抗擊下,新50師幾天進攻均無大的進展,並遭致很大傷亡。24日,新50師第150 團集中至平東車站,由南向東迂迴,馮以一部伸至半拉山門一帶活動。新30師1 個也由南向東迂迴,企圖攻佔四平東南小高地,遭打擊後退回。
26日,新50師第150 團兩個營約700 餘人在炮火掩護下,分兩路向我第56團東南高地進攻,遭第56團迎頭痛擊,斃傷其400 餘人。此次戰鬥,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粉碎了其從東南側尋找弱點進佔城區之企圖。
至此,四平保衛戰第一階段戰鬥結束。
在第一階段戰鬥中,國民黨軍集中力量先後從南、西、西北、東南多方面進攻四平,均遭到東北民主聯軍的沉重打擊,初次嚐到了“老八路”的厲害,以慘重之傷亡獲得微小進展,只好轉攻為防,固守待援。而在9 天保衛戰的同時,東北民主聯軍大部隊已相繼到達四平地區,從東至西組成幾十公里防線,保障了四平側翼安全,調整了部署,增加了守城部隊力量。
4 月26日,中共中央致電林彪、彭真:馬歇爾已提出停戰方案,有停戰之可能。望加強四平守備兵力,鼓勵堅守,挫敵銳氣,爭取時間。對四平守軍望傳令嘉獎。
就在同日,鄭洞國指揮新1 軍向四平城東再次攻擊。但沒佔到便宜,丟下百餘具屍體,退了回去。在城北三道林子,楊國夫指揮第7 師對新1 軍的攻擊進行反衝鋒,這一戰術在抗日戰爭中打日本人和打國民黨雜牌軍十分有效。然而對付新1 軍這樣裝備精良、火力極強的“王牌”部隊(新1 軍在1944年緬北反攻作戰中,就是使用這種美式裝備及襲擊戰術打得日本最精銳的第56師團全軍覆滅。當時日本人驚呼孫立人軍火力強過其數倍)就沒能奏效。結果在新1 軍強大火力下,以雙方傷亡500 人告終。
在第一階段的四平保衛戰中,民主聯軍的成功的經驗和失利的教訓是很多的。
第一階段的較量成功地挫傷了進攻的國民黨軍銳氣,使其再也不敢小視這些裝備破舊的“老八路”了。但是經過第一階段的作戰,民主聯軍不善於打正規戰,陣地戰的弱點也完全暴露無遺。比如,不懂得正確的火力配置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民主聯軍只知道向正前方射擊,不知道組織交叉火力網;在防禦時只管自己眼前的敵人,不知道照顧兩側的友鄰部隊;不懂得武器保養方法。民主聯軍只知道拼命的使用武器,不知道槍筒溫度過高就不能使用的道理。還有就是不注意及時搶修工事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部隊換防不巧妙,結果國民黨軍摸到規律,因此常遭炮擊。
對比之下,新1 軍則完全不同。新1 軍善於步炮協同作戰,炮兵火力運用十分熟練,時而打在陣地上,時而打在民主聯軍縱深預備隊頭上。但是,透過第一階段的較量,民主聯軍也抓住了新1 軍的致命弱點。這個弱點就是怕死,不敢近戰,害怕白刃格鬥(新1 軍步槍大多使用衝鋒槍和機槍,步兵極少),只要面對面的幹上了,新1 軍往往掉頭就跑,根本不敢與民主聯軍刺刀見紅。而恰恰相反的是,“老八路”英勇無畏,不怕犧牲計程車氣使得新軍這隻“王牌軍”官兵為之膽寒。
48.四平決戰之二:四平不是馬德里
4 月27日,四平保衛戰進入第二階段。此時的四平前線國共兩軍已形成對峙狀態。對方都在進行新的戰鬥準備。
4 月27日,毛澤東致電林彪:(一)四平守軍甚為英勇,望傳令獎勵;(二)請考慮增加一部分守軍(例如1 至2 個團),化四平街為馬德里。
此份電報說明,毛澤東為了全國和戰全域性,決心將四平和長春變為馬德里,堅決死守了。
毛澤東關於“化四平街為馬德里”的口號,豈止用在四平一地,也非他一人所提出,林彪也有一份。自1945年11月初後,毛澤東和林彪之間就曾3 次研究關於“保衛馬德里”的問題。
第一次是11月4 日,林彪即致電毛澤東為保衛瀋陽擬以一部守城,將主力控制在適當位置,專打敵之攻城軍隊的“保衛馬德里”式的作戰。該電文全文如下:毛主席:昨發之作戰意見諒達,茲補充如下,根據你的指示作內線作戰的打算。
第一期作戰即我主力未到達,新部隊尚不能作戰時之作戰,擬以四個環節組成。即第一個環節為堅守海口,但海口不止三個,還另有三個不知頑攻哪一個,故無絕對把握完全做到使他不上陸。故第二個環節為集中主力消滅其一路,但其他路則只有遲滯鉗制。故第三個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