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他奴酋聽了,不由得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彼此默默無語。他們心中知道,皇太極描述的前景,並不是不可能出現的。
皇太極收回看著明軍移動的目光,看了下身邊的這幾個和碩貝勒,又有點無奈地說道:“朕也想過建這火器部隊,為此還耗掉了許多物資。可打造的火槍比不過明軍這種火槍,打造的火炮又比不上明軍的火炮。朕要換成了明國的崇禎皇帝,手中有那麼多資源,早就平定了四方,讓萬國來朝了!”
沒有人響應皇太極,只是默默地看著遠處的明軍。
忽然,阿濟格轉頭問皇太極道:“一年之前,明軍還不是這樣的。我大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何這短短一年以來,明國好像忽然就變了。我大金也開始打敗仗,死族人了?”
濟爾哈朗和多鐸一聽,都覺得阿濟格說得有道理,不由看向他們的大汗,想聽他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皇太極握著馬鞭的手,緩緩地抬了起來,指著遠處的明軍道:“朕相信,一定是這支新軍的統領,新崛起的中興侯改變了明國!”
自從皇太極在關內留守軍隊敗回遼東時聽說了明國這個中興侯,以後讓大金吃虧的戰事中,無不有這個中興侯的身影。要不是他本人親自所為,就是他手下的人所為。這些跡象一綜合起來,讓皇太極百分之百的肯定,絕對是這個中興侯改變了明國。
皇太極想到這裡,忽然心中冒出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
就在建虜的護送下,明軍在將近傍晚之時,終於到達了牛莊驛碼頭。
遼河上停著的船隊馬上靠了過去,而新軍始終保持著防禦態勢,慢慢地撤向船上,讓建虜沒有一絲可趁之機。
當新軍全部上船之後,鍾進衛的心情變得很好,他讓手下跟他一起喊:“千里相送,終有一別,回頭再來找你們玩!”
其他船隻上的新軍士卒,聽到旗艦上的喊聲,紛紛放鬆了心情,用盡力氣,齊聲大喊道:“千里相送,終有一別,回頭再來找你們玩!”
聲音直傳九霄,久久迴響在這片被建虜侵佔已久的土地上空。
第六百七十七章 趕回京師
所有的建虜,不管是女真還是蒙古兵,看著遼河上的明軍船隊,在夜色中慢慢地往下游而去,都是默默無語。
相比明軍的囂張、歡樂,岸上建虜的情緒無比低沉。不但是士卒,包括最大的幾個奴酋,也是一個樣。
他們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自己想拼,拼不過明軍的火槍,更拼不過明軍的火炮。還有面對水上的明軍時,更是隻能幹瞪眼。
良久,皇太極嘆了口氣,然後對他身邊的多鐸說道:“鑲白旗留五千人馬駐紮在海州城外,看著關寧軍。”
然後也不等多鐸答應,他又對其他幾個奴酋道:“收兵回盛京,朕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最後他又命令一個親衛道:“傳朕的命令,讓多爾袞速回盛京。登萊巡撫出兵顯然是為了策應海州的戰事,這邊戰事已結束,登萊巡撫自會退去,不用管他。”
再說鍾進衛在天津大沽口上岸後,他令曹文詔領軍,自己則快馬加鞭趕往京師。過了這麼多天,不知道江南到底如何了?
黎明前的時刻,是最黑暗,也是最困的時候。京師城門處的兵丁都在偷偷打著盹,緩解身體的疲倦。
可就在這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被城外急促的馬蹄聲驚醒了。
有經驗的兵丁明白,除非是那種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才會如此趕路,而不用擔心城門還關著。他們都有點惶恐,不知道是不是江南紅毛賊的事。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來的竟然是原本在遼東的中興侯。而且帶了區區十來個護衛,原先出徵的軍隊卻沒見一個。
原本就人心惶惶,現在看著中興侯前去紫禁城的背影,守門兵丁不由得議論紛紛,別是遼東的戰事又敗了吧?
當值的校尉馬上彈壓了這種言論,要是散佈開來,那是大罪一樁。為了防止言論的擴散,他搬出了中興侯是神仙下凡的傳聞,怎麼可能會打敗仗!
說不定就是知道紅毛作亂,中興侯前來平亂了。這個說法獲得了兵丁們的一致贊同,一下使得他們又充滿了信心。
當崇禎皇帝和鍾進衛兩人見面時,都發現對方變瘦了,還一臉的憔悴。
崇禎皇帝沒想到鍾進衛這麼快就回來了,他想起遼東的戰事,連忙問道:“鍾師傅,遼東戰事如何?”
他希望是遼東戰事因耽擱而沒打,中興侯才能那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