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口號從宋以來就有了,但他就沒看到過誰是真正在這麼做的。
其實鍾進衛所說的那些奉獻自己的人並不是古代的人,而是他在後世聽聞的那些早期的某黨人。
鍾進衛在說完之後,想起洪承疇在歷史上的節操,就嚴肅地提醒道:“你是我舉薦的人,你有才能不假,但你要是走歪了路,我不會對你手下留情的。我對你已不計較了一次,希望你能記得我今天的話,不要讓我失望。”
洪承疇聽得一愣,回想之前第一次見面時,鍾進衛也有對他說過類似的話,對他有過要求。
他自然不知道鍾進衛指得是他在歷史上投降滿清,為滿清出謀劃策做馬前卒之事,他以為是他不為民做主,還得個洪剃頭外號的事情。
鍾進衛已表明了態度,基本打消了他對於鍾進衛是不是想造反的猜想。洪承疇放下心來,當即站起來向鍾進衛一躬身,再次表態道:“下官定當牢記侯爺教誨,為百姓用心找出一條活路。”
“好。”鍾進衛點頭道,忽然他從洪承疇的話裡得到了一點提示,連忙問道:“對了,京師有下發過蕃薯給各省。你這裡有沒有?”
洪承疇聽得一愣,不過馬上想起來有這麼一個事情,只是他不大相信這東西的產量,吩咐下去後就沒再管了。
“侯爺,下官忙於剿賊一事,還未顧及這蕃薯之事。如今侯爺既然提起,不如下官陪侯爺一道去看看如何?”洪承疇連忙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解釋了一句,而後邀請鍾進衛。
鍾進衛自然是很想看看這時候的蕃薯,到底產量如何,要是產量大的話,推廣開來能救很多人的。
於是,他讓洪承疇帶路,要過去參觀一下。
剛出了門,就有一個軍士過來稟告道:“侯爺,外面聚集了一群鄉紳,想求見侯爺。”
鍾進衛一想,吩咐道:“告訴他們,我在清查欠款,沒空見他們,讓他們回去吧。”
說完後,就讓洪承疇繼續帶路去看蕃薯去了。
洪承疇領著鍾進衛並沒有出府衙,因為他讓人種植蕃薯的地方就在後衙的一個花園角落裡。
鍾進衛過去後,一眼就看到了他寄予厚望的蕃薯,只見幾隴地中稀稀落落地散著一些蕃薯梗,成長不一。看得出來,有的是剛插下不久的;有的是插下有段時間,但葉子枯黃,顯然快玩完了;有的則是莖葉窄小,弱不禁風的樣子,各種情況不一而足,就沒有讓鍾進衛看到有欣喜的蕃薯苗。
一邊小屋裡聞聲出來一個老農,看到是中丞帶著欽使過來,連忙跪倒在門前。
“侯爺,他就是負責蕃薯種植的,是下官專門請來的經驗豐富的老農。”洪承疇在一邊給鍾進衛介紹道。
“大爺,起來吧,您跟我說說這蕃薯的事兒。”鍾進衛看那髮鬚皆白,臉上一大堆皺紋的老者給自己跪著,就連忙招呼道。
老農一下沒反應過來,他根本沒想到鍾進衛會叫自己大爺,以為欽使是在招呼別人,因此低著頭一動不動保持跪勢。
鍾進衛已經見得多了,也知道自己的行為在這大明朝比較另類。但他也不以為意,上前扶起了老農,一邊扶一邊說:“大爺,您別拘束,就當這裡沒有什麼官,咱們就聊聊這農活而已。”
洪承疇在鍾進衛的身後已經看呆了,沒想堂堂中興侯,竟然不顧自己的身份,對一個一輩子伺候土地的老農那麼親近。不知道的人看了,以為這老農是中興侯的爺呢!
鍾進衛這種親民的舉動,讓洪承疇想起他對自己的再三交代,心中一下把鍾進衛原先交代他的話又看重了幾分。此時的他,才有點相信中興侯交代自己的話並不是那種官場上的客套話,不是隨便和自己說說而已的。
老農機械式的隨著鍾進衛雙手用力而站了起來,但目光還是有點呆滯,看向鍾進衛,彷彿不認識一般,又或者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在他的一生中,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行為的官員。平時所見當官的,更多得是在他面前,趾高氣揚的存在。哪怕是那些小官,也是如此。
鍾進衛明白讓他一下適應過來,和自己自如地交談,會有點難度。但他又非常想了解這蕃薯的情況,只好自己先開口,就蕃薯問題,先問一些問題,做一些引導。
老農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斷地回答鍾進衛的問題,答到後面,慢慢找到了感覺,越來越順口,也就不再拘束,話就多了起來。
從老農的話中,鍾進衛瞭解到,他是把握不好什麼時候種,還有這蕃薯適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