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以來都是不變的。那就是軍人比百姓更容易生存下來,老兵比新兵更容易生存下來。張獻忠相對大部分農民軍士卒而言,他是邊軍出身,比那些整天拿鋤頭的同伴更懂得戰場生存。
他見勢不對後,並沒有隨大流的跑,因為他知道盲目逃跑並不可取。
他不停地在觀察戰場上敵我雙方的態勢,首先就避開了白杆騎軍衝鋒的正面方向。而後也沒有沿著黃河岸邊的上下游而跑,大部分人的第一本能會這麼做,但這也肯定是明軍的重點追擊目標,這個他很清楚。
原本他還打算看有沒有機會逃到對岸陝西地界去,因為相對來說,那邊是最安全的。
可他只是略會游泳而已,那些仗著自己會游泳而盲目想游到對岸去的同伴都被看似平靜的黃河給吞沒或衝到下游去了,活著到對岸的人十不存一。
另外一條通向對岸的路則是那座浮橋,可明軍第一時間就攻向浮橋並佔領了,別說有那麼多明軍士卒在,光那個領頭的明軍將領,張獻忠自己就不見得能打贏。
這麼一考慮下來,張獻忠就得出一個結論,明軍過來的方向其實才是最安全的逃跑方向,因為那邊的明軍人數最少。只要能搶到一匹馬,他有很大的把握逃走。
於是,張獻忠根據這一行動方針,挑選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倒那裡裝死。
他打定了主意,就算不能逃走,等明軍打掃戰場,要是混不過去再投降,也好過在互相砍殺時投降要好點,因為戰場上計程車卒殺順手的時侯多砍幾個降兵,乃是常有之事。而打完仗之後,士卒恢復了理性,這種冤枉的誤殺就基本不可能發生了。
讓張獻忠沒有想到的是,他剛躺下裝死,另一個人也躺到了他身邊裝死。
張獻忠認得他,小聲地打招呼道:“馬頭領,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第三百四十八章 要翻盤
馬回回也是出身邊軍,採取了和張獻忠一樣的逃生模式,沒想剛躺下的時侯有人向他打招呼。
他略為有點尷尬,不過逃命的時侯也顧不得首領的身份了,他回張獻忠道:“別說話,一會聽我命令,帶你一起逃。”
“好。”張獻忠嘴裡答應了一聲,但內心卻有點不屑,都這當口了,還擺首領的架勢,誰在乎!
他打定了主意,到時候有利的就聽,沒好處的誰愛聽誰聽,反正自己是不會那麼傻。
他們躺了一會後,就聽到錦衣衛喊話:“侯爺有令,跪地投降不殺。”
張獻忠一聽之下,心中稍微鬆了一口氣,到現在還沒死,至少是不會死了。
然後他又從錦衣衛的話中得到一個資訊,這支明軍的統帥原來是一位侯爺。這倒是比較少見,勳貴領軍除了在大明開國之初比較常見之外,一般不是武將就是文官領軍得多。
他躺得這個方向是特意挑選過的,剛好能看到明軍過來之處,他望向遠方坡頂,知道明軍那個侯爺應該就是那裡面中的一個人。
張獻忠躺在那,腦中想起這次原本以為歷盡辛苦逃脫了洪剃頭的圍剿,終於過河脫離了洪剃頭的管轄範圍,進入了山西,以為日子會好過不少。
沒想到這剛過河,就撞見了一支明軍,還是一位侯爺率領的精銳部隊,真是老天不開眼,張獻忠想到這裡,頗有點不甘心。
不過,算不幸中的萬幸,自己收留的四個孤兒,應該逃脫了明軍的追殺。自己也算是有先見之明,只是如果自己逃脫不了的話,以後他們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他剛想到這裡的時候,忽然發現遠處坡頂的人又分出了一部分去追擊自己那些逃跑的同伴了,更讓他驚奇地是,坡頂最終只剩下了六七騎,而且還往渡口而來。
那個什麼侯爺肯定在這幾個人中,因為堂堂一個朝廷的侯爺不可能去親自追殺敗兵。
但現在什麼時候,怎麼就來戰場了?張獻忠有點迷糊了,不顯眼地掃視了下戰場,發現大部分明軍都向黃河上下游去追趕敗兵了,只有少部分明軍在監視跪地投降的敗兵,還沒有人手進行戰場打掃。
張獻忠的動作沒有逃過近在咫尺的馬回回的眼,他沿著張獻忠的目光轉動眼珠子看過去,也看見了鍾進衛一行人往渡口而來。
馬回回也不是一個笨人,也想到了明軍那個侯爺在那幾個人裡面,和張獻忠一樣,頗有點驚奇。
看了一會,離得更近一點之後,他們倆發現侯爺原來是個年輕人。這點不但從衣著上能區分,而且從各人的神態、舉止都能分出來。
那侯爺帶著六個隨從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