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那名老婦人見縣尊誤會,要去查施粥的人,連忙解釋道。
左應選一聽,沉吟了一會,叫過一個衙役,讓他去取一碗粥過來,然後他問老婦人說道:“老人家,您就一個兒子麼?”
“是啊,老身就這麼一個兒子,他媳婦在城外就失散了,怕是凶多吉少。”老婦人說著有點傷感,但在縣尊面前,強行壓抑著,不敢表示出來。
小女童沒聽懂媳婦是什麼意思,一邊看自己的nǎinǎi,一邊又去看這位和藹的縣尊叔叔。
左應選聽完後轉身再次對身後剩下的一個衙役道:“你去傳令,把他兒子從鄉兵換為民夫,他家屬的口糧供應不變。”
衙役聽完,問得姓名就跑去傳令了。
老婦人知道縣尊是因為擔心自己兒子戰死的話,就沒人能照顧自己和林月,她感激地想再次拜謝,還是被左應選攔住了。
第一個衙役很快就端回來一碗粥,給了老婦人。那位小女童一見,不再看左應選,大大的眼睛就盯著那碗粥看。
左應選沒再待這裡,摸摸女童的小腦袋,就開始繼續巡查。
他一邊走一邊想,要是戰事持續下去的話,糧食更要不夠,城裡的老弱幼童就危險了。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也得派人出去求援軍才行。
想到這裡,左應選不再往前走,轉身回去城頭,他去找石國柱商量,準備把這個想法跟他說說,選出人來派去求援。
左應選還未到城牆上時,jǐng鐘響起來了,聽聲音,這是找他的jǐng鐘聲音。不知道城頭上發現了什麼情況,他連忙加快腳步,往城東方向的城頭而去。
上了城頭,左應選發現已經有一夥穿紅sè戰袍的建虜等在城外。防守此段的鄉紳看到左應選,就走近彙報道:“這些韃子是來問何時開城門投降,並要求見昨rì來勸降的李應芳。”
建虜不是傻子,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能勸降昌黎。現在靠此策已拖延了一rì,而且人已經被自己殺了,再去對話已無必要,就讓建虜知道昌黎的決心!左應選想到這裡,讓人把李應芳的頭顱丟給城外的建虜。
岱松阿沒有多話,拿著李應芳的頭顱,回大營稟告代善去了。
左應選知道建虜勸降無望之後,馬上就要開始攻城,就下令全城戒備。
果然沒過多久,昌黎城外幾個韃子大營開始湧出成千上萬的韃子,徹底包圍了昌黎縣城。
左應選來到昌黎最高處的箭樓上,看到攻城的韃子猶如蝗蟲一般密密麻麻地鋪滿了城外,大吃一驚。連忙傳令敲響最高階別的jǐng鍾,所有參戰人員各就各位。
城外韃子總指揮代善帶著蒙古各部首領在城東的一處高地上觀戰;期待著這次大軍能一舉攻上城頭。鰲拜卻不在此處,回永平去向皇太極稟告李應芳的死訊。
那些蒙古部落頭領在互相打賭,看那個部落先攻上去,賭注就是之前搶到的一部分大明百姓的財物。
昌黎城頭的左應選和石國柱看了城外韃子大軍的分佈之後,兩人一合計,互相做了分工。
左應選坐鎮箭樓指揮全域性,石國柱把城頭上僅有的幾門炮集中到韃子最為密集的東門方向,指揮炮手開炮。
左應選讓兩個衙役分東西兩個方向繞城一週,一邊檢查守城器械,一邊傳令攻擊次序。
這個攻擊次序事先都給各個防守城頭的鄉兵頭領說過,此次韃子勢大,所以又強調了一次。
城裡幾個粥點不再施粥,疏散排隊的老弱,以便給鄉兵的調動,民夫的支援讓出一條通暢的路。
老弱們也很配合,沒有sāo亂,也沒有哭鬧,靜靜地讓到了一邊,心中向各自信仰的神佛乞求保佑。
昌黎城小,根本沒有空間讓韃子一起攻城,只得分成多個攻城梯隊,準備輪流攻城。
城外的韃子,都很興奮。他們的首領已經向他們描繪了城裡的富有,幾萬大軍一起攻打這個小縣城,還不是手到擒來。他們彷彿看到前面的是一座金山,就在等著他們去搶了。
進攻的鼓聲一響,韃子都嗷嗷的往城牆衝了。
城頭上,鄉兵頭領開始站起來觀察敵情,鄉兵們則還蹲在那裡緊張地等著命令的下達。
石國柱看著蜂擁而來的韃子,命令炮手瞄準抬著雲梯的一大堆韃子。進入shè程之後,“轟”的一聲,炮彈激shè而出。
代善看到城頭冒起一陣煙,然後炮響隨後傳來,不由一愣,之前一直沒有開炮過,等到現在才開炮,昌黎裡的明軍還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