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的時候駱養xìng只是想抓上辭呈的兩人,所以就放過了到高捷家的袁安。
沒想這些文官不識相,就怪不得自己了。
袁弘勳在督察院被錦衣衛抓走,高捷在家裡被錦衣衛抓走,都關到了錦衣衛大牢。
這事,一下轟動了京師官場,觸動了眾多官員敏感的神經。
下午的時候,前前後後有幾撥人都去了內閣問訊息,言語中多講不能讓錦衣衛囂張起來,因為錦衣衛一囂張,他們的rì子就難過了。
溫體仁心裡有數,因為第一次探問高捷病情的時候,就是內閣派人去的。
現在來問的人多了,他作為文官之首,也要有個交代,就把刑科給事中給叫到了內閣問情況。
何楷就給諸位內閣輔臣做了說明,並言明自己也是看到確鑿證據後才蓋的章,並非懼怕錦衣衛而不敢秉公執法。
這不就結了,溫體仁把何楷說的情況讓人轉達給探聽訊息的文官。
你溫體仁是以清廉著名,不用擔心什麼。但大部分人心裡有鬼啊。藉口廠衛兇狠如虎,恐重現天啟年間的“白sè恐怖”,不放心兩位御史,進了錦衣衛大牢,怕是會屈打成招,凶多吉少,又鬧到了內閣。
溫體仁看鬧得人太多,不好處理。想了一會,就答應去見皇上。
傍晚時分,溫體仁見到了崇禎皇帝,向他稟告了外面文臣的反應。
他說完之後就勸崇禎皇帝道:“陛下,眼下正是抗虜的關鍵時期。前些天已有兩個御史被處置了。現在又是兩個,最要緊的是,這兩個御史的罪名只是錦衣衛的一面之詞,如果由錦衣衛來審結,群臣怕是不服。”
崇禎皇帝上次剛為一萬兩銀票的事發過火,也因此授權給了錦衣衛。
現在擱了一天,火氣沒有剛聽到的時候那麼大。此時見自己信任的溫體仁也有勸諫之意,就問他道:“以首輔之間,該當如何處置?”
“臣以為,錦衣衛抓獲之人,也該由大理寺、刑部一起審理為好。”因為被抓的嫌疑人都是御史,因此溫體仁並沒有說都察院,為的是避嫌,否則就是一般所說的三法司審案。
崇禎皇帝聽溫體仁這麼一說,腦中馬上回想起當初自己還猶豫是不是不再禁足廠衛的時候,鍾進衛說過的話。
當時鍾進衛也建議,錦衣衛行偵緝抓捕之職,有確鑿證據後,疑犯交由大理寺審理,東廠旁聽來防止可能存在的誣陷、冤枉、或者無理翻案的情況。
當時正是聽到鍾進衛的這個建議,自己才答應把廠衛放出來的。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點點頭道:“就依首輔之意,朕傳錦衣衛指揮使過來交代一下。”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一說就同意,不由很是感激皇上的納諫。恭敬地行了一個禮,退了出去。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xìng接到皇上召見的旨意,心知是什麼回事。
他吩咐手下儘快讓那兩個御史認罪,然後自己帶著已有的證據趕往文華殿。
見到崇禎皇帝后,也不等崇禎皇帝詢問,他首先稟告說手頭有一部分證據,證明被抓兩人都有貪汙行賄受賄的嫌疑。
崇禎皇帝一聽,就先讓他把證據呈上去看了。
崇禎皇帝看得越來越生氣,這數額還不少,特別是那賬本記載的東西。某某玉石,進價才幾分銀,但賣走的價錢卻是幾百上千兩,個別還有上萬兩的。
駱養xìng都已有標記註釋了,這些其實就是行賄的手段。要向御史袁弘勳行賄,就去他家開的玉石店中,買這些不值錢的東西。交易完成後,袁弘勳就會給買主辦事。
只是因為時間太短,還來不及一一查明所辦何事,有多少好處。
崇禎皇帝看到最後,想改主意,就讓錦衣衛審算了。這些蛀蟲,不用再查都應該知道,其實就是受賄。
但就在崇禎皇帝話要說出口的時候,又想起溫體仁和鍾進衛說過的話,要是把權力全部集中到錦衣衛手中,會造成許多冤假錯案,不是說這一起,為的是防止以後出現冤假錯案。自己也已經答應過他們,不會這麼做的。
更重要的是,崇禎皇帝和以往的皇帝不一樣,他是臨時當上皇帝的。在他當皇帝之前的信王時期,就深深體會過廠衛的白sè恐怖。因此,雖然現在屁股坐的位置變了,但他還有一定的認識。
於是,崇禎皇帝馬山改口讓駱養xìng把人犯和收集到的證據移交給大理寺,由三法司一同審理。
駱養xìng聽得一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