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部分,東唐再續,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請了,不知郎君欲要些甚麼酒水菜式?”

雖然對方只是一介區區跑堂,但蔡佳還是客客氣氣道:“勞煩先來兩壇劍南燒春,有甚好菜,費時不久的,也上三五個便是。”

那跑堂笑道:“郎君稍等片刻,酒菜即刻送到。”說著轉身便去了。

蔡佳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嘆道:“這王氏酒樓,就是不同凡響,但凡跑堂,走路唯恐不快,此人卻是神態自若,不快不慢王氏文氣之盛,居然連家僕也有這等修養,吾輩寧不愧煞!”

張三連連點頭:“蔡大郎說得極是,文氣什麼,俺是不懂,但俺只要聽人說起太原王氏,就沒一個說他們壞話的,可見都是好人。”

蔡佳笑了一笑,心道:“王氏家教的確甚嚴,不過那麼大的家族,開枝散葉無數,若說全都是好人,那又怎麼可能?這些愚夫愚婦,便只會這般人云亦云了。”

此時正從樓下走來兩名儒衫少年,也不知是被王氏酒樓的裝飾陳設吸引了還是怎的,上來先不就座,卻四下都看了看。

蔡佳見這兩名少年玉面朱唇,相貌清雅,不禁多看了兩眼。這二人從他身邊走過之時,他忽然發現他們其中一人腰間的佩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質厚溫潤,脈理堅密,不覺一怔,心道:“這少年不知是哪家郎君,這塊玉以某的眼光來看,其價值只怕少說也是萬貫!代州能有此財力者,不過寥寥數家,其家中這般年紀的小輩,某也皆盡識得,卻哪裡有這少年郎?”

不過這心思也是一閃而過,管他是誰,與我何干?我如今,可不是當初的蔡家大郎了啊寄人籬下,為人辦事罷了,還是辦了眼前之事再說吧。

於是收拾心情,對張三道:“張三,某今日來,不僅要將李三郎的飲食愛憎告之與你,也須你講李五郎的飲食愛憎詳細告之,因為大廚室要提前分配食材,你可明白?”

張三點頭道:“是是是,俺自然明白。”

蔡佳便笑起來:“那你家李正陽李五郎愛吃什麼,忌口什麼,你何不早些一一道來?”

此言一出,先前從他二人身邊經過的那位佩玉少年忽然轉過頭來,似乎凝神在聽。

PS:王冰此人為何寫這麼多,看過前文的朋友應該可以猜出來了。

另外丟點八卦,是關於無風怎麼想到寫王冰這個人物,甚至王弘、王笉父女以及太原王氏的。

此事要從一次我跟我叔叔的聊天說起。我和我叔叔都不是學醫的,但我們談及古典,偶爾也會提到中醫。當時不知怎的談到了人的發育生長,我叔叔便說了一箇中醫上的理論,具體語言我記不住了,但大意應該差不離:人到一定年齡,腎水精元便開始升騰,男子氣盛,故而升騰至面、頸,於是第…二…性…徵為鬍子和喉結;女子氣弱,故而升騰至胸口,於是咳!

當時我聽後覺得這個理論頗有意思,而我又知道我叔叔看中醫的書,主要是看跟《黃帝內經》有關的,因而回去後查詢了一番,於是就查到了《素問》,也知道了王冰此人。

最後爆個小料:太原王氏,在本書中將有較大的戲份

第047章 白衣郎君

“郎君,這是按照大廚室配來食材之後,趙小娘子與奴家定下的食譜,請郎君定奪。”

五郎君廚室掌勺張氏拿著一張竹紙遞給李曜,口中帶著恭敬說道。

李曜接過來看了看,問道:“這‘麴酒羊紙’是什麼菜式?怎麼又是酒,又是紙的?能吃嗎?”

張氏抿嘴一笑:“郎君恁愛說笑,所謂麴酒羊紙,乃是以紅曲煮肉,緊卷石鎮,深入酒骨淹透,此後便切如薄紙,食用之時輔以佐料,別有一番滋味,是以為名。”(注:此非杜撰,其製法乃出自於《清異錄》。王賽時先生《唐代飲食》一書中也有摘錄。)

李曜恍然,卻又問:“何為酒骨?”

趙穎兒在一邊噗嗤一笑:“郎君今日是怎麼了?酒骨便是酒糟,這也要問麼?”

李曜乾咳一聲,心道:“怎麼這麼多古怪的說法,老子還是別問了,問得丟人現眼的不過這大廚室也不像話,老子明明不吃肚腸之類的東西,這羊腸、羊肝什麼的,搞了幹嘛?存心不讓老子吃飯了不是?”

便皺眉問道:“這一品羊腸湯、爆炒羊肝”

“郎君有所不知,這幾道郎君尋常不食之菜色,卻是大郎君與三郎君所好,說是每日必食,是以派人前來告之奴家,又名大廚室送了食材,所以才上這食譜。”

李曜這才哦了一聲,擺擺手:“既然是這樣,三兄弟都有菜可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