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東唐再續,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仍然處於奴隸制政權的北部匈奴經常率部攻打秦王朝的北部邊境,這給秦王朝的北大門造成很大的威脅。於是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部隊橫掃北疆。匈奴自然沒有能力和強大的秦王朝相抗衡,最終無力抵擋,逐漸向北退卻,秦王朝佔領了大片疆土,當時稱為“新秦地”,並在這一大塊領土上分設了四個郡和若干個縣的建制。其中一個郡,叫雲中郡,雲中郡轄區內有一個叫府谷的地方,即後世的陝西省府谷縣所在地。這就是歷史上關於折氏的最早的居住地的記錄。漢朝時由於與北部匈奴連年征戰,折氏一族也經受著連年戰爭的洗禮,在邊境線上奮雪浴戰,誓死守衛著自己的家園。不過歷史上也有關於折氏是羌族的一支,是從川藏地區遷徙而來的說法。
李曜其實比較偏向於支援後一種看法,在他看來,折氏,屬党項族。
到唐朝中期的時候,党項族分為實力較強的兩派,一派為折氏,一派為拓跋氏,拓跋氏後來建立了西夏國,與折氏一族世代成為死敵。
在原先的歷史上,唐朝末年的時候,國家四分五裂,戰亂四起,這時候折氏一族的領袖折宗本,也就是折賽花的玄曾祖父在戰亂中崛起。
折宗本曾任振武軍所隸五鎮都知兵馬使之官,這裡說的鎮武軍在歷史上記錄不祥,大致在現在的陝西府谷縣一帶,所謂的兵馬使也就是地方上的軍事長官之類的官職。
折宗本死後,他的兒子也就是折賽花的曾祖父折嗣倫繼任麟州府(現陝西神木縣)的刺史。據史料記載折嗣倫不但具有抵禦外族侵擾的將才,也有團結部族、安定民心、經營農牧的能力。
折嗣倫的兒子折從阮,也就是折賽花的祖父,在前兩代努力的基礎上,成為了當時折氏家族最傑出的人物。折從阮從小受父輩的影響,就崇尚武功練成了一身本領,青年時就成為了河東節度使手下的將領,到了後唐同光年代,成年的折從阮成為了府州的刺史。到了後晉的時候,幽雲十六州落被契丹人佔領,府州也落入了契丹人的手中,契丹人為了直接控制府州,要將折氏一族強行遷往遼東,折從阮堅決拒絕,率族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最後終於重歸後晉。迴歸後晉的折從阮奉命率部隊北征,從此,折氏與契丹完全處於對立的地位。折從阮率領折家軍,在邊境線上開始了持續不斷的戰爭生活。到後漢的時候,折從阮已經官至兵馬節度使;到後周,折從阮被封為鄭國公,成為後周的顯貴。後周顯德年間,折從阮去世。雖然從唐末到後周折氏一族社會地位在不斷上升,但其家族固守邊境線上,奮勇殺敵、抵禦外敵的戰爭生活卻沒有變。
以上折宗本、折嗣倫、折從阮三代壯大了其家族在府州的勢力,提升了家族在府州的地位,奠定了家族世襲府州的基礎。折宗本、折嗣倫、折從阮三人是折氏的第一代將領,特別是折從阮,獨自據守府州,經營西北,那時中央政權軟弱,但是由於折從阮勇武過人,少數民族因此不敢進犯陝北,史稱“中國賴之”,大有西北棟樑,一柱擎天的感覺。
到了後周和後漢時期,折氏歸附於後周;而劉姓家的後漢政權卻歸順了契丹國。當時應該說北漢政權對摺氏家族還是相當優厚的,但折氏一族卻由於北漢臣屬於自家世代的敵人契丹人,與自己的立場完全相反。無奈之下,折氏一族不得不歸附於後周。
折氏一族作出這樣的選擇是痛苦的,因為這樣的選擇,就使其家族立即面臨嚴峻的形勢:府州在地理位置上與契丹、北漢交界,很容易受到兩者的夾攻;另一方面卻離後周的的政治中心比較遠,一旦受到夾擊很難得到及時的援助,要想生存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實力生存,也就是說折氏選擇的是一條與戰爭為伴的生存之路,必須在戰爭的夾縫中依靠自己的實力生存下來。
折氏經受住了考驗,還在這嚴酷的考驗中培育出了新一代將領。折德扆,是折從阮的兒子,也就是折賽花的父親,就是第二代將領中的代表人物。在折德扆35歲時,北漢大舉進攻府州,折德扆率領族人勇敢迎戰,消滅北漢軍2000多人,隨即乘勝追擊渡過黃河,佔領大片北漢屬地。為此,他受到後周皇帝的賞賜,封為節度使。
折氏地位的上升,引起實力更大的党項族拓跋氏一族的不安,當時拓跋氏的首領叫李彝興,當時他也是節度使,控制著府州通往中原的道路。為了消除折氏一族的威脅,他下令切斷折氏與中原聯絡的通道,這等於逼折氏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雖然這一事件後來在後周皇帝的干涉下得以解決,折氏通道得以打通,但是折氏與拓跋氏的矛盾依然存在。事實上這時的折氏已經處於契丹、北漢、夏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