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部分,東唐再續,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凡與人議事,卻是毫不吝嗇。此時他正與李襲吉、李巨川、馮道三人圍坐一團,正在議論著一件大事,這地龍自然不能省。

按說如今朱溫威服河北之事已然傳到長安,長安城中多少高官貴爵正在等李曜做出態度,好決定他們的立場,今夜在這隴西郡王府中,李曜也該召集幕僚諸將,統一思想才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曜他們今夜談論的大事,卻偏偏不是要不要出兵援助河東,而是在談“土地改制”。

託當年被制度所迫,勉強也算熟讀毛鄧的我黨幹部之福,李曜多少還是記得毛太祖的某些觀點。農業時代無論國家制度如何,土地問題都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土地問題解決好了,國家就自然安定,而一旦土地制度敗壞,那麼國家也就必將衰微,這一道理萬古不易,“放之四海而皆準”。

今日李曜召集三人,絕口不提出兵援助河東,甚至沒提增加河中兵力,反而提出一個不相干的問題:大唐的“貴富集團”霸佔了全國絕大部分土地,貧者無立錐之地,當初黃巢之亂,就有許多迫於生計之輩加入亂軍,為禍天下,如今我等既然當道,卻該如何扭轉這一局面?

這個問題雖然看似簡單,但為了這個問題,李曜著實也思索觀望了很久,才終於在今日向李襲吉、李巨川這一對自己如今真正的謀士提出。至於旁邊還坐著的馮道李曜既然收了他做關門弟子,也是希望他今後能為國家宰輔的,這次才一併叫來,讓他感受一下這種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的氣氛,引起思考。

李襲吉與李巨川二人,一個平和儒雅,一見便知是敦厚長者,一個笑裡藏刀,顯然是心機甚深之輩。但面對李曜忽然提出的這個問題,莫說李襲吉,便是李巨川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襲吉最近被加了檢校左僕射之銜,李曜甚至打算在將來某個時候讓他接手三司,對他也有過暗示,因此他最近很是惡補了一下財政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花大力氣研究了一番李曜近年來在“經濟之道”上的作為,以期將來不會辜負大王一片期許。但這個土地問題,以前李曜很少提及,在河東、河中兩地,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舉措,今日突然提及,李襲吉雖然也早就知道這土地過於集中是個大問題,卻也沒有思考該如何解決——這問題根源太久了,多少先聖先賢不也就這麼含糊過去了麼,難道真有解決的辦法?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個謹慎持重之人,沒有太大把握的提議,他也不太可能說出來,因此李曜一問,他便沉默了,只是思索,卻不答話。

李巨川與李襲吉略微不同,他雖姓李,甚至算來也是隴西李氏出身,但家道中落久矣,在朝中全無靠山,貢舉自然沒戲,好在才名還算有些,當日落第之後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闢為書記。王重榮死後,王重盈對他兄弟重用的文士不上心,李巨川只好再覓良木,可他貢舉落第,又哪裡好找新東家?只去了楊守亮處做個記室,明珠暗投。後來楊守亮跟著楊復恭敗落,被韓建所擒,巨川械以從,題木葉遺建祈哀。韓建這次幹了件聰明事,將李巨川釋縛,置於幕府。其後李巨川才華漸展,韓建能騙來李曄,挾天子而白拿了大唐貢賦許久,便是出於李巨川獻策。至於韓建這種貨色畢竟是稀泥巴扶不上壁,不聽其勸,殺王脅君,最終把事情鬧大發了,惹出李曜進平關中,那就怪不得他了。

李巨川的家世比李襲吉還要不如之甚,因此對土地兼併之事感切尤深,但偏偏他最為擅長的,並非這種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庶政,於是被李曜一問,也難以迅速理清頭緒,只是下意識蹙起眉頭,看著李曜的眼睛,沉聲道:“大王此時要對這些公卿貴戚開刀問鍘?愚以為時機恐怕非佳。”

李曜微微一笑,輕輕擺手:“問計於爾等,未必表示我立刻便要動手。你二人只管將心中所想說出,至於處置此事的時機,我自然心中有數。”說完想起馮道,又笑道:“可道,你若有甚想法,也只管說來。你是我弟子,對於執政之道,更要潛心鑽研,為此,不必拘於上下禮節。”

三人聞之,恭然應了。

其實按照李曜的習慣,既然他提出了一件事,這就說明他對此事基本已經有了定論,他徵求幕僚的看法,一方面是對幕僚的尊重,一方面是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他們的觀點中來完善自己的思路。

李曜對這件事是什麼看法呢?他覺得中國在漫長的帝制時期,由皇親國戚、官僚、地主、富商大賈等兩位一體、三位一體甚至多位一體合流結成的“貴富集團”,是長期存在的,而且這種存在形成了中國傳統社會中的一個特有現象。這個“貴富集團”既“貴”又“富”——既有權有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身空間鄉村小神醫

郭家七叔

開局一個金錢掛

晨鍋鍋

愛上天使

卡車

圓心

紫色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