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部分,明血 作者:老茅,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微臣遵旨。”夏完淳愣了一下才回道,

“去吧。”

“是。”夏完淳連忙轉身下去,過了不久,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從大軍中脫離,向前急奔而去,閻應元從草原帶回了數萬匹從清軍手中奪回來的戰馬,王福將一部分戰馬也配給了羽林衛,組成一支快速反應的部隊。

“傳令全軍,加快速度!”夏完淳走去,王福馬上又傳下命令。整支隊伍的速度陡然加快起來,就連那些拉著大炮的騾馬腳步在主人的鞭子下,也老老實實的加快了腳步,不出數天,大軍已經進入了山西境內。

大明軍隊進入山西,首先亂成一團的就是大同,大同總兵一直為姜襄擔任,這位姜襄姜總兵是一個十足的投機分子,當初李自成百萬大軍席捲天下時,他毫不猶豫的投降李自成,聽到李自成落敗,他馬上再次反叛,投向清軍,還會同吳三桂的大軍一同對李自成追殺,差點把李自成氣得吐血。

歷史上,順治五年時,姜襄看到清廷的統治有搖搖欲墜之勢,加上感到自己投降清廷後沒有受到重用,數次立功後反而遭到訓斥,再次反叛,一時之間天下震動,多爾袞不得不親自帶兵對付姜襄,多爾袞本來還想勸姜襄回心轉意,只是姜襄自知後路斷絕,即使再投降也不可能取信清軍,毫不猶豫的拒絕,被斷絕後路的姜襄所部爆發出不小的戰鬥力,多爾袞對大同圍困達九個月才攻下,事後,清軍將大同所有官司吏兵民盡行殺戮,並將大同城牆拆去五尺。大同變成一座荒城。

如今清軍一敗再敗,姜襄卻來不及反正,大明皇帝御駕親征,已經將清軍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還沒有交手,滿人已經舉族北逃,如今這支大軍從草原返回,直接進入山西,大同首當其衝,姜襄又如何不著急,他連忙找來親信大將商議應對之策。

副將楊震威大聲道:“大人,我等本來就是明臣,投告韃子只是權宜之計,如今皇上已經將韃子趕跑,我等自當重投大明。”

楊震威的話聲一落,整個大廳一片安靜,大家雖然都有這個想法,只是誰也不敢先說出口,見楊震威說出了他們的心意,一個個都緊盯著姜襄。

姜襄的臉色卻表現的很奇怪,他即沒有喝斥楊震威,要決心做滿清的忠臣,也沒有點頭同意,只是臉上一片苦色。

一名幕僚看得奇怪,忍不住問道:“大人,到底降不降還需早作決定,如果等皇上大軍到達城下,那就來不及了。”

姜襄這才吞吞吐吐的道:“聽說皇上對於投降韃子的官員都極為痛恨,連普通士兵都要服三年徭役贖罪,如果我等向皇上投誠,不知皇上會如何發落?”

姜襄這一說,其餘幕僚和大將都沉默下來,對於大明的政策,他們都明白,除了剛開始較為寬鬆外,後來對待投降的官兵越來越嚴厲,雖然不至於殺降,可是將領基本上不要想再帶兵,普通士兵更是要為自己以前投降滿人的行為付徭役贖罪。

對於這些軍頭來說,沒有了兵權,簡直象要他們命一樣難受,一人嘀咕道:“大人,不如先派一人與大明皇帝試探一下,如果大明皇帝接受我們投降,保證安全,不拆散我們的隊伍,那投降也無妨,如果大明皇帝不同意,那再說。”

眾人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亮色,眼睛都向楊震威望去,楊震威的頭搖得象撥浪鼓一樣:“我不去,大明皇帝根本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我們身受大明皇恩,卻賊來賊降,韃來韃降,還想儲存軍隊,我看根本不可能,要我說,好死不如賴活,只要皇上答應僥我等性命,已是僥天之倖。”

楊震威的話讓眾人剛剛升起的希望又淹滅下去,事實上,他們對於自己投降能保住性命卻不太擔心,大明皇帝對投降的綠營官兵雖然有一點嚴苛,只是除非罪大惡極或者冥頑不靈者,皇帝還沒有殺過降,只是人都有貪婪心裡,在生命遭到威脅時,為了能保住性命,什麼東西都可以放棄,一旦性命沒有危險,又什麼都想奪回來。

“好吧,楊將軍,就麻煩你去大明軍中跑一場,為免大同生靈塗炭,只要皇上親口下旨僥我等一命,本總兵願率大同全體官兵投城。”說完,姜襄幾乎是癱坐在椅子上。

“既然總兵大人有令,那末將就走一場,只是城中的韃子,還望大人早作準備,否則恐怕會引起麻煩。”楊震威道。

“哼,本官早就想拿這些韃子祭旗了,來人,馬上把城內滿蒙韃子全部拿下,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姜襄精神一振,又恢復了幾分大將的風采,整個大同有兵一萬二千多人,只是滿蒙人加起來只有區區二百多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