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部分,國策[完本]作者:閃爍,向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潛射彈道導彈地尺寸與重量資料確定了戰略核潛艇地基本資料。開工建造了2戰略核潛艇。
“好高)遠”能夠非常恰當地形容日本的做法。
美國先後發展了“北極星”A11、A2、A3,“海神”33,“三叉戟”|(又稱為“三叉戟”4)等,總共5潛射彈道導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最終才研製出威力強大的“三叉戟”D5。
日本想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可能嗎?
2戰略核潛艇在2023年底之前先後服役,卻只能攜帶魚雷與射程不到300千米的潛射反艦導彈,直到2024年6月才配備了8枚攜帶核彈頭的…11巡航導彈,至今沒能配備潛射彈道導彈。
日本的導彈工程師不得不在已經確定的資料範圍內研製潛射彈道導彈。
不是沒有辦法做到,因為“海神”3與“三叉戟”4是在發射筒尺寸資料基本確定地情況下研製的。問題是,日本沒有任何技術積累,甚至沒有解決潛射彈道導彈必須面對的幾個關鍵問題。
X…2的第一次試射在2023年3月初進行,到2024年9月底,次試射全部失敗。
對急於獲得“大國地位”的日本來說,X…2連續試射失敗,只能使前景越來越暗淡。
雖然日本在2024年6月宣佈具備戰略核威脅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相信日本的宣告,因為彈道導彈試射工作沒有任何保密性可言,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在日本擁有第一枚潛射彈道導彈之前,不會有任何國家承認日本的核大國身份。
按照日本工程師的估計,X…2~研製時間將延長3年。
實際情況也許更糟糕,美國蘭得公司在政府委託的調查報告中提到,日本的潛射彈道導彈的研製工作將長達1以上,能在2033年年底之前獲得實戰部署能力,就算得上是奇蹟了。
日本能夠獲得如此充足的時間嗎?
韓國地擴軍計劃最遲將在2025年6月完成,如果朝鮮半島局勢穩定,柳宗純很有可能將矛頭指向日本,透過收復獨島檢驗韓**隊的作戰能力。
再打一次獨島戰爭,日本不會贏得太輕鬆,甚至會遭受慘敗。
韓國從美國購買包括72F…22K在內地近200先進戰鬥機與6架E…11大型預警機,免費獲得了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6“阿利伯克”
、60F…15K戰鬥機、120F…16/D戰鬥機在內的大備,自行生產了包括F…35K、F…32K(由波音公司自籌資金,以YF…32為基礎上研製地專門用於對外出口的輕型戰鬥機)在內地多架戰鬥機。
3年來,為了提高空軍戰鬥力,韓國將上千名飛行員送去美國進行培訓。
柳宗純的一切工作,都在為戰爭做準備。
或許,單單一個韓國沒有什麼可怕。
如果韓國主動挑起戰爭,美國不會出手相助。
真正讓村上貞正害怕的是海對面的中國。
2022年底,中國在西北地區進行了第一次空中鐳射攔截系統實戰試驗,驗證了“空基戰略防禦系統”的有效性與實戰前景。
雖然包括國家情報廳在內的所有情報機構都斷定中國不可能在短短數年之內建立起足以應付日本彈道導彈威脅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但是村上貞正在此時明白了兩件事,一是中國為什麼沒有趁獨島戰爭對日本下手,二是中國絕不會繼續容忍下去。
正是對日本核威脅的畏懼,中國才在20211年時一忍再忍,沒有出手。
如果再次爆發獨島戰爭,中國肯定會想方設法的製造參戰理由,趁機拉攏韓國、摧毀日本地核威懾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問題回到了原點。
如果日本擁有真正的戰略威懾能力,就算中國獲得了國家戰略防禦能力,也會因為美國、俄羅斯等國擔心日本採取“核捆綁”政策,向中國施加壓力,甚至威脅向中國開戰,迫使中國放棄摧毀日本核力量地想法。
由此可見,潛射彈道導彈對日本的國家安全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朝鮮突然調動軍隊,半島局勢驟然緊張。
半島戰爭爆發,中國出兵,美國不會替韓國賣命,在中國全面參與地情況下,很可能“半途而廢”。生存受到威脅,不管柳宗純是“統一派”還是“擴張派”,都會想方設法尋求援助。到時候,就算村上貞正很理智,知道參戰對日本沒有好處,以東機谷勝為首的軍人也會以“趁機進入朝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