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
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8部分,國策[完本]作者:閃爍,向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雖然編隊裡的飛行員都非常信任梁國翔的能耐,但是誰都不願意被美軍的導彈擊落!
卷七 半島硝煙 第八十六章 空中夾擊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19:25 本章字數:5182
對,看似差距懸殊。
在現代空戰中,數量不是致勝的決定性因素。即便中遠端空對空導彈的單發命中率只有85%,按照1架戰機攜帶6枚中遠端空對空導彈計算,能夠同時攻擊6個空中目標,擊落其中5個目標。如果空戰交換比達到1比5,數量就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與美軍交戰數次,梁國翔非常清楚對手的能耐。
AIM…120E的效能並不差,理想狀態下的單發命中率超過95%,即便在複雜對抗情況下也能達到80%。與SD…166相比,AIM…120E有兩個較為明顯的缺陷,一是射程偏短,二是速度稍慢。在迎頭攻擊的情況下,為了防止敵機轉向加速逃逸,應該儘量將交戰距離縮短到60千米以內,而不是標稱的120千米。
在前面幾次空戰中,梁國翔充分利用了敵人的“缺陷”。
不管處於何種攻擊位置、敵機以何種方式規避,只要交戰距離在8千米以內,SD-16都能追上敵機,不讓敵機逃逸。
20千米的差距,讓J…14B在與F…22的對抗中擁有了主動權。
“梁哥,敵機肯定發射導彈了!”
“一群菜鳥,有什麼好擔心的?”梁國翔迅速掃了眼中央的主螢幕,順手關掉了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啟動火控雷達。“編隊注意,關閉干擾裝置,啟動火控雷達,按照長機分配的攻擊指令分別鎖定目標。”
11架J…14B陸續關掉了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啟動火控雷達。
主動電磁干擾裝置抵消了F…22在火控雷達效能上地優勢。在很大地程度上改變了交戰雙方地實力對比。只是。美國並不是沒有有效地對抗手段。
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美國開始懷共和國研製了一種“全頻段電磁隱身裝置”。東海戰爭中。共和國空軍地J…14(原形機)首次亮相。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連續幹掉日本空中自衛隊地數架預警機。美國想方設法地弄到J…14地外形圖。基本掌握了J…14地隱身效能。透過計算機模擬分析。美國情報機構斷定J…14“純隱身”能力不如F…22A。不可能無聲無息地逼近E…767。由此。美國斷定共和國開發出了效能先進地“全頻段電磁隱身裝置”。隨即。美國一方面集中力量蒐集相關情報、弄清楚“全頻段電磁隱身裝置”地具體效能。一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研製對抗手段與探測方法。
雖然美國沒能搞到“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但是透過分析。掌握了基礎原理。
最有效地對抗手段就是開發類似地“干擾裝置”。因為美國沒有研製出高效能複合蓄電池。所以美國為F…22與F系列戰鬥機開發地“全頻段電磁隱身裝置”地效能遠不如共和國地同類產品。
最有效地探測方法就是光電探測系統。因為“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只能干擾無線電頻段地電磁波。不能干擾可見光等頻段地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與紫外線都是電磁波)。所以光電探測裝置仍然能夠發現得到“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保護地空中目標。
202初。美國研製出能夠發現1米外戰鬥機地光電探測系統。
按照計劃,完成定型測試之後,美國空軍將從2025年開始。陸續為F…22裝備這種代號ALN…92的先進探測裝置。
突然爆發的半島戰爭打亂了美國空軍的裝備計劃。
共和國空軍參戰後的數次空戰證明“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不但能夠對付預警機的探測雷達,也能對付戰鬥機地火控雷達。如果不能發現敵機,就無法攻擊敵機,更不可能擊落敵機。殘酷的事實讓美軍認識到,F…22缺乏一種有效的探測手段。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美國空軍緊急訂購一批ALN…92,優先裝備各中隊的長機。
利用先進的戰術資料鏈系統,1架裝備了ALN…92光電探測系統地F…22A能夠與另外7架戰鬥機分享戰術資訊,引導7架F…22A執行空戰任務。因為配備了新式裝置,所以配備了ALN…92的F…22被稱為F…22Blockk||型。
實戰證明,ALN…92光電探測系統確實能夠發現J1鬥機!
可悲地是,美國空軍損失了大批優秀飛行員,“菜鳥”根本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