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3部分,國策[完本]作者:閃爍,向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團的其他三個旅將在後天上午全部到達迪亞巴克爾。也就是說,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到三十個小時了。雖然我對第十戰鬥單位的的突擊能力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杜奇威不會低估我軍的戰鬥力,也就不會有任何鬆懈。我覺得,杜奇威在這個時候讓布呂歇爾擺出突圍的架勢,就是要迫使我們不得不先圍剿布呂歇爾。”

這次,裴承毅沒有把話說得太直接,意思卻非常明確。

說簡單一點,杜奇威已經把皮球踢到了裴承毅的腳下。如果裴承毅不打算圍剿布呂歇爾。杜奇威就假戲真做,讓2個美軍旅迅向西突圍,搶先到達錫爾特。穩住陣腳的同時為增援部隊構築防禦陣地。到時候,就算裴承毅投入兩個戰鬥單個,也不見得能夠迅撕開美軍的防線。如果情況相反。杜奇威就會讓布呂歇爾退回哈卡里。繼續死,守,而到達迪亞巴克爾的增援部隊將以最快的度衝向錫爾特,控制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雖然裴承毅可以讓第一戰鬥單位南下攻打錫爾特,但是杜奇威也可以讓美軍北上控制塔特萬,從而與凡湖對岸的凡城遙相呼應,讓攻打凡城的戰鬥變得異常艱難。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為:慨除心,刪敬請登陸閱讀!

看上去,選擇權在裴承毅的手上,實際七,主動權在杜奇威的手中。

由此可見。杜奇威確實是一個足以與裴承毅抗衡的高階將領。也許,還是唯一能夠與裴承毅抗衡的美軍將領。

不管怎麼說,袁晨皓才是北線指揮官。

見到裴承毅不打算繼續說下去,袁晨皓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圍剿布呂歇爾肯定不現實,就算兩個旅的美軍有足夠大的誘惑力,也不應該顧此失彼。擋住美軍的增援部隊才是關鍵。問題是,我們必須讓杜奇威相信。在布呂歇爾有可能突破包圍圈的情況下,我們會做出更加謹慎的選擇。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不太圓滿的戰果。只有這樣,才能釣起杜奇威的胃口,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

“你的意思是,”

“讓第十戰鬥單個做出圍剿布呂歇爾的樣子,然後劃出一個更大的包圍圈。”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看樣子,已經搞清楚了袁晨皓的意思。

圍剿布呂歇爾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劃出一斤小更大的包圍圈。

按照最初的計劃,第一階段進攻戰役的西面邊界就是錫爾特。換句話說,只要控制了錫爾特以東與凡湖以南的地區,就算沒有辦法繼續向外推進,這個結果也能為共和國當局所接受。更重要的是,這也更容易被美國當局與土耳其當局接受。不管怎麼說,這塊地區僅佔土耳其國土面積的五十分之一大約敵四平方千米,而要安置的是相當於土耳其總人口八分之一的舊兇萬庫爾德人。就算土耳其當局無法接受再次被分割的現實。美國當局也會承認這一結果。

擴大包圍圈,等於擴大佔領區。

從政治上考慮。裴承毅不能冒這個險。問題是,如果無法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任何考慮都沒有意義。

想到這,裴承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不用向西擴張太多。只需要把目標改為錫爾特與迪亞巴克爾之間的巴特曼。”袁晨皓非常瞭解裴承毅,也就沒有浪費時間。“如果能順利攻佔巴特曼。第一階段進攻結束後,我們的防區範圍最多增加三成,防線長度則增加不到一成,對我軍的壓力並不大,完全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關鍵就是,我們已經錯過了攻打巴特曼的最好時機,只肚化美軍的第一批增援部隊放講來分兩次戰鬥解決兩股奠十;因為美軍的主力部隊緊緊跟在第一支增援部隊的後面,所以進攻行動必須果斷迅。為了防止美軍增援部隊反向突圍,還得在進攻行動開始後投入重兵。”

“也就是說。的拿出第十戰鬥單位的全部看家本領。

“主要是戰術空運力量,其他的都好說。”

裴承毅長出了口氣,說道:“關鍵還是你前面提到的,時間視窗非常狹窄,最長:十四小時,最短十個小時。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下巴特曼,並且建立防禦陣地,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讓第十戰鬥單位上場的原因。”

袁晨皓這麼一說,裴承毅也笑了起來。

很明顯,早在戰役策劃階段,裴承毅就考慮到了可能出現的變數。意識到會遇到一些硬仗,才把最擅長打硬仗的李東石調了過來。當年在農黑、五老與蘭契,李東石所在的空降部隊都證明了其頑強的戰鬥作風。如果需要一支部隊在舊個小時內打下巴特曼。並且建好足夠擋住數個美軍旅、甚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