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部分,血火河山,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征服中東後,我們就可以和奧斯曼帝國連成一體,遠征歐洲的重任非咱們默屬了吧?”
張孝淮微笑著搖了搖頭:“松坡的軍團橫掃東南亞,子玉的軍團囤積重兵於中俄邊界。我們的軍團縱橫印度一線,只有波成的軍團始終沒有任務。到今年他地部隊已經擴編到了100餘萬,明年上半年將達到150萬。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軍團的規模,而且四個裝甲部隊的編制都屬於他地軍團。所以我看遠征歐洲的任務一定由他來完成,咱們軍團將是隨時準備支援的後備力量以及擔負起穩固後方,監視俄國的任務。波成這個人在所有的元帥中是最年輕的,但卻是一個戰爭天才,此人就象是為戰爭而生。甚至是為大規模的戰爭而生,帝國所有地元帥將軍論才能誰都比不上他。”
說到這張孝淮的氣息明顯低弱了下來。他地呼吸也越來越急促,接著,他一張口,一股又一股的鮮血從他的口中噴出。
“醫生!醫生!”屋子裡的將軍亂成了一團。瘋狂地大聲叫著。
“中國,世界!世界,中國!”張孝淮嘴邊地笑意依然,但他的眼中卻流露出了無限的遺憾:“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踏破賀蘭山缺”
公元1914年11月17日,中華帝國元帥。西南軍團總指揮張孝淮與世長辭,年僅三十三歲,這是帝國建國以來去世的最高階將領,是中國的巨大損失。張孝準,字閏農韻農,號運隆,生於1881年,卒於1925年。生於長沙縣沙坪鄉賴家屋場人。父植之,曾任岳陽郵政局長,小有田產。張孝準7歲入鄉塾讀書,17歲在王先謙家任塾師,為王先謙賞識,得到王先謙贊助地張孝淮。
1910年留學日本,與蔡鍔、蔣百里並稱“中國士官三傑”回國後加入中國軍隊,歷任民族獨立軍第3師師長,中國國防軍第3集團軍總司令,西南軍團總指揮,中華帝國陸軍元帥。親自指揮平定西藏叛亂,征討印度等戰役,為中國立下了不世之功勳。
當他去世的訊息傳出後,世界為之震驚。同盟國內一片哀怨之聲,紛紛向中國發來慰問電,協約國彈冠相慶,慶祝在敵人的陣營裡少了張孝淮那麼一個不世出的將才。
英國《泰晤士報》當天就發了特刊,介紹了張孝淮的生平,並且在文章的最後說道:“很遺憾這名元帥沒有提早去世,否則大英帝國在遠東的處境將會完全不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正是這名中國地元帥,指揮著他的部隊,先後打敗了我們功勳卓著的皮特中將和巴特中將,打得英國的部隊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
現在看起來中國人在亞洲的攻勢應該減緩一下了吧,我們在中東的部隊也應該松上一口氣了,中國現在一定在為誰來接一位如此優秀元帥的班而傷腦筋,樂觀的估計他們在六個月內將不會對中東發起攻擊,這正給了我們足夠準備的時間。”
《泰晤士報》的預測和英國參謀部的判斷不謀而合,他們也認為在六到十個月的時間裡中國將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攻勢,所以他們嚴令在中東的英國軍隊加緊修築工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另一邊的奧斯曼帝國。同時請求俄羅斯加緊對奧斯曼帝國的攻擊,以便打通通道,可以隨時救援英國在中東的軍隊。
當張孝淮生病的訊息傳到了南京,一向鎮定自若的元首李國勇和總參謀長張孝淮完全亂了方寸,李國勇一連給醫務部長賴波下了十幾封一封比一封措詞嚴厲的命令,命令立即組織最優秀的醫生,攜帶最好的藥品趕赴阿富汗。同時親自找來了航空部長馮如,嚴令其準備好飛機,能飛多遠飛多遠,沿途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送這批醫生到達目的地。
就在醫生和藥品全部準備完畢,準備登機的時候,忽然接到了元首府的命令,讓他們全部解散,回到原來的崗位。
此時的元首府裡愁雲密佈,在元首的辦公室內,李國勇捏著一份電報呆若木雞,蔣百里淚流滿面,渾身不住地哆嗦。
“怎麼會,怎麼會這樣。”李國勇將根菸放到嘴邊,但顫抖著的雙手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煙點著:“韻農才三十三歲,三十三歲啊,太年輕了,太年輕了,韻農一走,西南大廈將傾,帝國少一棟樑之材,中國少一蓋世名將。”
蔣百里努力的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但他發覺這些都是徒勞的,在日本士官學校的一幕幕彷彿就象是在昨天才剛剛發生的。
“韻農的遺體什麼時候運回南京?”李國勇惱怒地扔了那根始終無法點著的煙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