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部分,穿越東晉末年,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風意味深長的擺了擺手:“陶潛,你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
陶潛有些尷尬,訕訕道:“民是真明白。”
衛風又道:“一味的剛正清高固然不可取。矯枉過正卻也是適得其反,好了,本將不多說了,我問你,你對於日後行止有何打算?是否還要往建康走走看看?”
陶潛的麵皮再老,這時也掛不住了,自己抹下面子前來,不就是存了投效之意嗎?難道他沒看出?
王道憐連忙扯了扯衛風,示意不要過份,陶潛再怎麼說。在庶人中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他的詩文,在士人中也有傳頌,而且陶潛出自於名門,是陶侃的曾孫!
衛風略一點頭。便微微笑道:“陶公乃功勳之後。品志高潔。才情卓著,素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之雄心。今次於江陵相見,實為本將之幸事,不知陶公可願留在江陵為荊襄百姓盡一份心力?”
陶侃並不客套,大喜道:“老夫正有此願!”
衛風又道:“便請陶公先屈尊為我行軍司馬,如何?”
陶侃不解道:“莫非將軍打算出徵?”
“來,咱們邊走邊說!”衛風熱情的攙上陶潛胳膊,引領著向前走去。
在一路交談中,一行人來到了徵北將軍府,王鎮惡、陳喜、謝公義、茱麗婭等諸將已經早一步來到,相互引見之後,眾將相繼落坐,衛風坐在上首,示意道:“今次請諸位前來,實為征伐秦國,諸位可暢所欲言。”
王鎮惡率先拱了拱手:“將軍雖兵多糧足,但麾下兵將多為新附之眾,末將恐軍心未穩,操演未足,此時出征,是否倉促了些?”
“誒~~”衛風無所謂的擺了擺手:“王將軍說的是不錯,但操演佇列,凝聚軍心,本將於行軍作戰中另有妙法,請勿要擔心。”
衛風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王鎮惡也不再勸,謝公義卻問道:“將軍為何要征討秦國?在公義看來,西取巴蜀、漢中才是妥當之舉,秦國國力雄厚,近年來隨著姚興大肆擴張,軍心正旺,而將軍僅靠荊州本部兵力,恐怕難以克之啊!”
“將軍如要出兵,只有征討秦國啊!”陶潛接過來道:“將軍與益梁二州同殿為臣,梁州刺史桓希,雖也姓桓,卻與桓玄血脈疏遠,平日幾無往來,而益州刺史毛璩盡人臣本份,皆無征討的理由,貿然出兵怕是不妥,其實據老夫猜估,將軍討伐秦國,首先是由於秦主姚興近些年囂張之極,肆意攻取我大晉土地,先給他個教訓,其次是與先主暴斃有關,先主崩在江陵,總會對將軍有些不利影響,將軍透過北伐或許能抵消一二。”
“公義受教了!”謝公義不冷不淡的拱了拱手,顯然對陶潛的說教語氣頗不以為然。
衛風不禁暗暗嘆了口氣,這事根本沒法分辨誰是誰非,陶潛大體揣摩出了自己的意圖,但表達方面有問題,看來他嘴上說明白了,可是知易行難,那副老氣橫秋模樣很明顯令謝公義不快,畢竟謝公義出身於陳郡謝氏,又是謝玄嫡孫,有些心高氣傲也很正常。
謝公義能與自己親善,一方面是折服於自己在詩文上的造詣,另一方面,則是自己與謝氏糾纏的太深了,幾乎與一家人沒有區別,因此不代表他與別人也能同樣親善。
衛風又望向了陶潛,陶潛的面色也略顯得僵硬,這兩人已經不對眼了,只是轉念一想,這是好事啊,隨著自己的實力日漸龐大,手下難免會龍蛇混雜,下面人有矛盾又何必去化解呢?利用矛盾,分而御之,這才是御下之道嘛!
衛風索性不再理會這兩人的逼逼吊吊事,微微笑道:“陶公說的不錯,據可靠訊息,因魏人有意攻取洛陽,秦主姚興正調遣大量兵力往關東,秦魏之戰一觸即發,此實為我攻打秦國的天賜良機。”
王鎮惡卻問道:“將軍,請恕末將多嘴,請問您攻打秦國的目標何在?”
衛風不假思索道:“當然是收復被姚興侵佔的南鄉、順陽、新野等十二郡土地。”
王鎮惡提議道:“將軍,如果秦國大軍雲集關東的話,末將倒有一速取十二郡之法。”
“哦?說來聽聽!”衛風動容道。
王鎮惡不急不忙道:“關中西有散關,東有函谷,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而武關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如若將軍能以奇兵取下武關,將斷去南鄉、順陽、新野等十二郡與關中的聯絡,另秦國本就弱於魏國,又有將軍您從南面攻打武關,故秦魏洛陽之戰,末將看好魏國,洛陽必失,這十二郡除了投我大晉或魏國之外再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