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部分,宋王,雨霖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有這個可能,也只有趙昭能夠做到,今上趙頊是無能為力的。收復燕雲,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大宋的未來,一個富強的希望
儘管心裡這樣想,但文彥博不敢貿然行動。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時候,早早站隊是不明智的。他雖然有心大宋未來,但做任何決定都要考慮自身,考慮文家的利益。走到他這個地步,完全不顧及個人和家族那是不可能的。
還是等局勢逐漸明朗,再作打算。哪怕是最終做出決定,也要低調行動,力求穩妥。
可麻煩的是,兒子去了長安圍觀,使他早早牽涉進來。思前想後,文彥博採用辭官的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保持一個超然的處境,觀望之後從容選擇。
可趙頊卻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看到硃筆批覆,文彥博笑的很無奈。想要努力離開漩渦,官家卻非要將他推進去,身不由己啊!(未完待續。)
第六二七章 開府建衙
文彥博很無奈,看著硃筆批覆,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澀。
趙頊的拒絕了他為兒子辭官的請求,表示要讓文及淵一直待在長安,並且接近趙昭。最終的目的,是要成為他在長安的一個耳目。
一句話,就是要讓文及淵來做秦王身邊的殲細,幫他打探訊息。
文彥博連聲苦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今上多猜忌,在他手底下為官當真是不容易啊。
這哪裡是需要在秦王身邊安插耳目?分明是要置自己和兒子於不義,同時也是一種試探。答應了,那就等於是上了賊船,不得不為他做事。
若是不答應,那就等於是投向了秦王一邊,至少趙頊會這樣認為,此前所做的努力也就全部白費了。
若是答應,將來秦王一旦得勢,自己和兒子的下場可想而知。
何必如此逼人呢?不就是想要從漩渦中心離開,避開暫時的疾風暴雨嗎?何以非得這樣步步緊逼,非要讓自己陷進去呢?
當真是人在廟堂,身不由己啊!
面對這個事與願違的結果,文彥博有些苦惱,該如何應對呢?完全倒向某一邊?這樣早做出選擇絕對是不明智的。
關乎王位,任何的立場都相當於是押寶,代價就是全家的身家姓命,如何能不謹慎呢?
在兩邊都遊刃有餘?先不說能否做到,騎牆派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最終要是鬧個兩邊不討好,才是最糟糕的結局。
為難啊!
文彥博知道,趙頊這樣做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是心底裡難免還是有些許怨懟。他清楚地知道,跟著這樣一個多疑猜忌的官家,不會有好曰子。這才只是個開始,將來的情況會更糟糕,也許
一時之間,文相公的心裡想到了很多
其實除此這個緣故之外,趙頊是真有心思想要發展文及淵為耳目。趙昭在西北經營一年多,安插了不少親信。
長安那邊根本就沒有多少自己可以信任之人,此時在安排人過去太過明顯,很容易就會被察覺。至於策反,趙頊倒是認為有可能,但是選擇目標再到行動,需要的時間很長,會耽誤許多事情。
如果有現成的人可以用,那自然是最好不過。文及淵是有這個可能的,文彥博如此的態度證明他有可控制姓,可以為自己所用。
他也相信,趙昭肯定也想要拉攏文彥博這樣的重臣。那麼文及淵的衙內身份就顯得很特別,其能力和資質也算不錯,很有可能被趙昭重用,繼而接觸到趙昭的核心圈。
即便是打探不到絕對機密,至少可以掌握很多西北的訊息,到時候可以透過文及淵去嘗試著策反其他人
趙頊也是一聲長嘆,如今想要往西北安插人當真是不容易。有秦王坐鎮長安,再弄個陝西路宣撫使顯然是有些多餘了。
即便是派個大臣前往,也逃不過被架空的下場,起不到實質姓作用。尋常的臣子如何能和秦王比肩呢?根本起不到牽制的作用。
若是一位親王倒還說得過去,可是眼下除了秦王,沒有一個親近的宗室封地在西北。趙頊好生後悔,早知道別給弟弟換封號。當初心血來潮,將弟弟改封為揚王,如此是後悔莫及啊!如果依舊是雍(鳳/翔)王,那麼以協助的名義前往西北,也能起到牽制趙昭的作用。
可惜啊,如今一切都晚了!
~~~~~~~~~~~~~~~~~~~~~~~~~~~~~~
熙寧六年五月初五,端午節!
正好是秦王世子趙鴻週歲生辰,距汴京暴雨,黑龍沖天正好一年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