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部分,宋王,雨霖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的官員也都越發的敏感。

直白點,就是關乎到站隊的問題。

文彥博身為河北路宣撫使,在一定程度上應夠影響到河北路大軍。德高望重,門生故吏眾多,在皇位爭奪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文彥博自己是不想早早站隊的,觀望是最合理的選擇。

但是爭鬥的兩個主角卻不這麼想,秦王趙昭當然希望文彥博能夠站到自己這邊來。趙頊則是另外的想法,他認為文彥博是自己的臣子,就該絕對忠於自己。如果他倒向趙昭,甚至是觀望猶豫,都是背叛和不忠。

趙頊姓格多疑,猜忌是必然的。尤其是文彥博的兒子在長安為官,與趙頊的距離很近,已經勉強可以算是近臣了。趙昭以前與文彥博第六子文及甫過從甚密,與文彥博本人也有接觸。這些原本很普通的行為,如今都格外惹眼。

這些天他對很多關鍵位置的官員都憂心忡忡,文彥博首當其衝,他甚至動過心思,是否找個可靠之人將文彥博替換?但茲事體大,關鍵時刻又不敢輕舉妄動,可心裡卻始終難以徹底放心。

就在這個時候,文彥博的奏疏到了!

趙頊看過之後,壓抑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奏疏之中,文彥博說的很清楚,兒子學識不足,德行與能力也根本不足以擔當大任。在感謝官家厚愛之後,文彥博委婉地替兒子文及淵辭官。

為子辭官!趙頊明白,文彥博在向他傳遞一個訊號。想要用兒子辭官方式來與趙昭劃清界限,也就意味著要全心全意對自己忠誠。

趙頊頓時放心不少,文彥博這樣的重要人物能安定下來,實在是太重要。至少懷疑物件少了一個,無人可用的感激境地多少有些緩解。

當然了,趙頊也不是傻子,尤其是姓格多疑,善猜忌。對什麼事情都會下意識地懷疑,文彥博上了一封奏疏為他兒子辭官,就代表他會忠於自己嗎?

趙頊對此還是持懷疑態度,也許這只是文彥博自保,想要避開漩渦的一種方式,焉知不是以退為進?他想要做什麼?置身事外觀望嗎?還是說已經和趙昭有什麼勾結,想要著急撇清關係?

當越是位高權重之人,所做的行為都沒有單純可言。文彥博究竟是什麼態度,還有待確定。

至於確定的方式?趙頊看著手中的奏疏,嘿嘿一笑!

文彥博著急表明忠心,這很好!文及淵也正好在長安,可以近距離接觸趙昭,是大有用處的。

趙頊略微沉吟,隨即在奏疏上做出了批示,吩咐道:“密奏批覆,送大名府文彥博處!”

~~~~~~~~~~~~~~~~~~~~~~~~~~~~

皇帝交代的事情,屬下人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有快馬出動,透過驛站,迅速將奏疏傳遞到大名府。

文彥博本來的打算是讓兒子自己上疏辭官的,但思慮之後,他改變主意。還是自己親自來比較好一些,如此可以清晰表明立場,官家也能更放心一些。

這麼樣,就代表完全站在趙頊這邊了?

哪裡這麼容易?文彥博縱橫朝堂數十年,對於這場對決有著清晰的看法。

趙頊現在是皇帝,手掌大權,佔據主動。但秦王能力出眾,勢頭很猛,民心聲望都不錯。兩人非要一爭高下,到底誰能最終獲勝,當真不好說。

至少如今來評判,是有些為時過早了。

其實內心深處,文彥博是偏向秦王趙昭的。這幾年縱觀朝堂,趙頊的作為實在不怎麼樣?變法將大宋搞的一塌糊塗,他們這許多的老臣也把弄出了汴京,除了是支援王安石變法,打擊他們這些保守官員外。帝王猜忌是很重要的緣故,文彥博心裡清楚,趙頊是擔心他們幾個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勢力太大,會架空他!

這樣做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做的太過分就不合適的。對一個帝王而言,胸懷是很重要的。在這一點上,趙頊的差距很大。

也罷,只要大宋安然無恙,可以富強,也沒什麼。從宰相到知州,哪怕是巨大的落差,他們也習慣了。得失之間,他們已經歷練的榮辱不驚。他們也是有氣節和責任感的人,在國家利益面前,些許個人的些許榮辱算得了什麼?

但趙頊做的並不好,有些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尤其是重用王安石變法,文彥博很失望,一開始還說幾句,後來則是一直躲在地方,大有眼不見為淨的意思。

一直這樣下去,大宋王朝不可避免會江河曰下,衰落是必然的。身在中樞多年,文相公知道大宋王朝是個什麼情況。王安石那封《本朝百年無事札子》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